搜 索
老教授寒冬麦田播生机 育出我国首个寒地冬小麦品种
2009-08-27 17:00:56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杨昊曦 姜雪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佟明耀、郑家兰夫妇在试验田里察看“冬麦1号”长势。

  东北网8月27日讯 能否让黑土地漫长寒冷的冬季也成为农作物的生长季节———这是一个寄托着黑龙江农业科技人员几十年期待的梦想。

  如今,这一梦想终于在两位耄耋老人手中成为现实。

  2007年初,东北农业大学退休教授佟明耀、郑家兰夫妇用12年时间育成的“东农冬麦1号”通过鉴定,成为第一个能在我国高寒地区安全越冬的小麦品种,结束了黑土地不能种植冬小麦的历史。

  已是84岁高龄、仍忙碌在育种一线的佟明耀教授说:“我和老伴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高产的冬小麦遍种龙江大地,让黑土地实现两年三作的梦想。”

  教授夫妇育麦忙

  8月,正是冬小麦收获的季节。记者来到东北农业大学校园,敲开了佟明耀、郑家兰这对教授夫妇的家门。

  “这是我刚从饶河带回的冬小麦样本。”精神矍烁的佟明耀对记者说,“去年种植的‘东农冬麦1号’测产可达682.4斤/亩,比春小麦平均产量高出30%左右。从2003年至今,‘东农冬麦1号’在饶河县已连续6年稳产增收。”

  佟明耀几天前刚从位于饶河的东北农业大学冬小麦试验示范基地回来,他告诉记者,今年的气候对冬小麦生长不利,前期大旱、后期低温多雨寡照,这种情况下冬小麦仍然丰收实属不易。

  1993年,佟明耀从东北农大教学一线退休,搞了一辈子春小麦育种的他却有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培育出能在黑土地上越冬的小麦品种。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黑龙江曾是小麦种植大省,全省春小麦播种面积3000多万亩。春小麦受气候影响大,不能越冬,产量低。在玉米等优势作物的竞争下,种植区域逐年减少,目前全省只剩下300万亩左右。

  上世纪70年代初,佟明耀从科技文献上了解到,北纬地区一些种麦国家如美国、加拿大,通过育种手段将冬小麦种植的北界往北推移。

  与春小麦相比,越冬生长的冬小麦有很多优越性:生育期长,抗旱性强,繁殖倍数高,一般增产25%—30%。但我国长城以北历来是冬小麦种植的禁区。冬小麦需要秋天播种、发芽,越过严冬,次年春天返青再开始生长。而在北方寒地,地里的麦芽经过漫长的冬季,往往再也“醒”不过来。

  敏锐的“嗅觉”告诉佟明耀,这是科研的一个大方向,他跟退休在家的老伴商量,育种是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出成果的活儿,年轻人不愿意干,要不咱们试试?

  老伴郑家兰教授退休前是农大的栽培专家,和佟明耀的育种专业正好互补。两人一拍即合:“就搞冬小麦育种。搞成了,为国家作贡献;搞不成,就当种花养草了。”

  一亩地里搞科研

  说干就干。1994年起,老两口开始了冬小麦育种。

  他们从遗传育种教研室借来半亩实验用地,又以每年200元的价格从学生实习标本园里租了半亩地。两块地加起来才一亩。老两口自己动手灌水、追肥、锄草,地种得比养花还精细。

  儿女和邻居们不理解:退休了还这么玩命干,图啥?两位老人却乐此不疲。

  说来也巧,就在两位老人开始育种的第二年,冬小麦育种被纳入国家视野。

  1995年,农业部联合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组织课题组,在“九五”期间搞冬麦“北移西延”生产试验示范。佟明耀成为黑龙江省专家组成员之一。

  经过5年试验,生产试验未获成功。课题组由此得出结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部不能种植冬小麦。这场试验致使多数专家对黑龙江省种植冬小麦失去了信心。

  对此,佟明耀却持有不同意见。他坚持认为,立足于当地环境条件育种,通过优良品种杂交,选育在黑龙江安全越冬的新品种是完全可行的。

  课题组撤了,经费没了,支持断了。老两口一合计,又回到一亩地试验田,“咱用退休金继续干。”

  寒凝大地发春华

  “抗寒性属于数量性状,通过强冬性的多亲本复合杂交,可以实现累加。”佟明耀说,“很多原产地在热带地区的农作物,像玉米、水稻都是通过育种在北方种植成功。理论上说,冬小麦也不该例外。”

  正是有这种理论上的自信,老两口在庄稼地里一“猫”就是8年,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冬小麦试验田。育种最辛苦的6月份,他们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给小麦人工授粉,一干就是20多天……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6大本厚厚的“冬麦田间种植登记台账”,记录下每年1000多个单株麦苗的“身世”;用增值税明细表改制成的气温登记表上,每天的最高最低气温连成曲曲折折的积温线,8年间一天不落……经过一代代的组配和产量性状观察,他们终于在2002年的第四区选出稳定越冬的优良品系,“东农024”因此得名。

  新品种要通过审定必须经过实地生产试验。两位老人决定把育成的种子种到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去接受考验,最后选定了黑龙江省东部的饶河县。

  连续三年,“东农024”在饶河均安全越冬,返青成活率平均达到85%以上,高于75%的国际行业标准。

  2005年,黑龙江东部发生严重春旱,春小麦平均亩产仅100公斤左右,而饶河县“东农024”300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竟达260公斤。

  能在黑龙江越冬的小麦品种被育出来了?当“东农024”摆在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面前时,所有人都难以置信。专家们先后5次赴佟明耀在饶河县的试种区现场考察,对产量、品质、越冬性能、返青率、抗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察,结果不得不叹服。

  2007年1月25日,佟明耀和郑家兰精心培育出的冬小麦品种“东农024”正式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两位老人决定把科研成果归功于学校,他们给这个冬小麦新品种起了一个响亮的新名:“东农冬麦1号”。

  这一年,佟明耀82岁,郑家兰78岁。距他们当初育种已整整过去了12年。

  满目青山夕照明

  新品种培育成功了,如何大力推广又成了两位老人的“心病”。为试验冬小麦与大豆机械化套种、进一步改良品种,他们仍奔波不停。从2003年至今,已是八旬高龄的佟明耀每年至少往饶河跑3次。每次先坐10多个小时的慢火车,然后转坐3个多小时的客车到饶河,每趟下去至少要一周时间……

  “冬小麦比春小麦高产稳产,而其播种量却仅相当于春小麦的二分之一左右。”佟明耀说,“不仅如此,用冬小麦生产的面粉口感也要好于春小麦。‘东农冬麦1号’生产出来的是中筋优质粉,口感好,用途广,与进口面粉相比毫不逊色。”

  另外,通过冬小麦与大豆轮作,还可解决困扰黑龙江省农业增产的大豆重茬问题。一般来说,大豆重茬种植后产量会大幅下降,土地一般要经过两个种植周期才适宜复种大豆。而黑龙江省目前能够与大豆轮作的大田作物只有玉米,冬小麦的推广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经过多年的摸索,身为农业栽培专家的郑家兰还探索出冬小麦垄沟套种栽培技术。她告诉记者,考虑到黑龙江省年际间冬季雪量不均衡、风大、春季水分易蒸发的自然环境,与大豆套种的冬小麦适宜采用垄沟播种栽培方法,在每年10月左右大豆收割前进行双行播种。这样,大豆收割后,冬小麦已开始出芽,豆茬可对麦芽起到防风、遮雪、保墒的作用。

  由于冬小麦比春小麦早收割半个月,小麦收割后,可以再栽种一季作物,这就实现了“两年三作”。“第三季作物可选择早熟玉米、马铃薯、秋菜等,也可干脆选择绿肥作物。”佟明耀说,“‘两年三作’模式相当于增加了50%的耕地,对保障黑龙江省粮食安全和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底,东北农业大学推出了“冬小麦创新工程计划”,84岁的佟明耀成为这一计划的专家顾问。根据计划,到2010年,黑龙江省推广种植冬小麦10万亩以上;未来将逐步扩大到500万亩以上。

  “这个计划令人振奋,黑龙江省冬小麦的理想种植面积是1000万亩。”佟明耀说,“如果达到这个种植规模,可满足全省人民每年的面粉需求。不仅龙江人能吃上地产面,黑龙江省也将重回小麦种植大省之列。”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