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权证贷款”激活巴彦县五一村二三产业
2009-09-12 09:44:44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宋玉环 杨兴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2日讯 经常来巴彦县松花江乡五一村的人,都觉得这个村有些反常。

  农村盖房向来都是春天动工秋天投入使用,而五一村不少村民却在秋天才大兴土木;原来全村10个自然屯只有两家“农家店”,一眨眼变成了十来个;过去全村只有几台小“微型”,现在数量翻了两三番,“微型变面包、屯屯通公交”。

  五一村“巨变”源于春天开始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就是将过去含糊不清的“集体和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权、林权、房产权及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确权颁证”,促使农民“资产变资本”,通过抵押、入股、合资等形式推动了“二、三产业”发展。

  有了流动资金,我们都可以干买卖

  关锐是五一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但要说清他目前的身份却有些“难”。他家原有耕地十五六亩,今年开春又从别人手里流转过来100来亩。此外,他又购买了一台农用汽车,专门倒腾饲料。今年他家还申请开办了一家农家店。三项产业,年均分别收入2万来元。种地又干买卖,买卖收入高出农业收入,是农民又是商人。

  村民郑昌家有5口人,过去种地20多亩。但如今种地却成了老郑的副业,因为会修理农机具的手艺,今年他在大道旁开了个农机修理铺。半年多来,老郑几乎脱离了农业生产,四里八屯的农机具别说修,他数都数不过来。手艺活儿比种地值钱多了。

  要说干大买卖,在五一村还得数范作超。他家的院子过去是生产队所在地,地方有的是。今年,他将大院规划成饭店、幼儿园,饭店全乡最大,既面向大众,又迎接城里旅游观光客人。幼儿园则面向全乡,光接送孩子的中巴就买了两台。

  类似这样的现象多了,但起源都是一个,即年初五一村开始进行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这一改革,使集体和农民多年含糊不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及宅基地产权、林权等清晰化,由过去的各类承包经营等使用合同,转变为各种国家法规证明。从此,让农民闲置多年的资产变成资本,农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干起各式各样的买卖。

  上述三户农民分别用土地承包权证、林权证、房产证抵押贷款6万元、2万元和20万元。

  400多万元贷款,一多半投入二三产业

  五一村村委会有两份“不完全”统计。

  第一份是“农民资产向货币资本转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12户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贷款36.5万元,16户农民用林权证贷款55.6万元,32户农民用宅基地使用证贷款85.6万元,79户农民用房产证贷款249.8万元,总贷款额427.5万元,全部为新增贷款,与过去正常年份农贷数额相仿。

  第二份统计是“货币资本投向产业项目情况”,第一产业中,种植业77.7万元,养殖业109.9万元。第二产业,饲料加工厂24.7万元。第三产业,饮食业89.5万元,运输业89万元,农家店17万元,商业流通19.7万元。从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投向187.6万元,第二产业投向24.7万元,第三产业投向215.2万元。

  正是这240多万元贷款,激活了五一村的二、三产业。饭店、农家店、运输车及流通商贩成倍地增加,饭店由原来的两个增加到5个,农家店由两个增加到10个,饲料店从无到有一下就开了5家,客货运输车辆由原来的十来台增加到30多台。各类买卖一次性安置富裕劳动力100多人。

  此外,由于土地及林权等权属清晰,吸引来外地投资客商。村民曹港利用渔池和林地与人合资,共建“度假山庄”,总投资超过200万元。另一外地客商,利用五一村一块废弃地建设“欧式休闲区”,总投资300多万元。

  还有一些外地人纷纷来五一村考察,目标都是饮食服务业。原来,松花江乡是巴彦县距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最近的乡镇,而五一村又是松花江乡政府所在地。因此,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会有力促进松花江乡的开放和开发。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