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9月12日讯 作为百姓餐桌必不可少的主食,大米的行情一直备受关注。今年,鹤城市场米价一路走高,着实牵动了不少市民的神经。
“今年的大米比去年贵不少。”在调查中,雅丽粮油商行的业主王雅丽向记者介绍说:“以25公斤装的大米为例,现在我们进货每袋平均比去年多出20—30元。去年同期,我们销售的大米公斤也就是2.8—3.2元左右,而今年,质量好些大米已经卖到了4.6元。”
刚刚买了一袋大米的顾客赵晓微说,我花了100元,买了一袋25公斤装的大米,去年也就60元。
今年的米价还能涨下去吗?带着市民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市粮食行业协会市场分析师张启华。张启华认为,目前齐市大米价格走强具有多重原因,其中原粮库存减少、粳稻生产青黄不接是主要原因。据了解,目前齐市农户手中存粮屈指可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临储粳稻拍卖已消耗大半。为了获得有限的粮源,近期企业采购心理较为迫切,推动临储粳稻拍卖价格和成交率不断走高。随着原有库存的逐渐消耗,贸易商不得不入市采购价格较高的大米,使得各地粳米市场继续保持坚挺。
拉动齐市大米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因素是东北粳稻外销量增加,带动了价格上涨。张启华说,东北粳米以其品质好、黏性大和口感好等优点,近年来市场占有率一直在不断上升,价格也一直高于籼米。由于国家南粮北运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支持,东北粳稻在南方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另外,国家较大幅度提高了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收购政策因素也是拉动大米价格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国家规定,从今年新稻谷上市起,各地要以保护价格收购稻农生产的水稻,规定的保护价明显高于往年的价格。加上今年成品油价格数次上调、粮食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也不同程度推动了当前大米价格的走强。
“当前齐市米价上涨的趋势将难以持久。”张启华认为,进入8月份以来,国家加大了销售政策性收购稻谷的力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市场供应与价格比较平稳运行;另一方面是加快腾库,准备迎接新季稻谷收购。张启华认为,前期部分流拍以及2007年最低收购价储备的粳稻应可以满足新粮上市前的市场需求,且目前终端市场需求仍未恢复,生产和经销商近期采购多出于囤货心理,关内及南方销区市场需求平淡,粳米价格较为稳定,将限制黑龙江稻米价格上行空间。记者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获悉,今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可能超过上年的1.9亿吨,供应不成问题。另外,近日,受全球稻米丰收的影响,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小幅下滑。业内人士认为,国庆节前后新米上市后,涨价就会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