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东北地区政府参事工作理论研讨会侧记
2009-09-14 19:36:28 来源:  作者:印蕾 周铃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4日讯 题:当好思想库智囊团——东北地区政府参事工作理论研讨会侧记

  记者 印蕾 实习生 周铃芝

东北地区政府参事工作理论研讨会现场与会。图片由省政府参事室提供

  “参事工作要起到当好政府工作的参谋和助手的作用,要起到‘思想库’、‘智囊团’作用,起到政府领导‘信得过、用得着、离不开’的作用”。近日,东北地区政府参事工作理论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与会人员围绕进一步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发挥参事在政府决策中的参政咨询作用畅所欲言。提高参政咨询水平、当好思想库智囊团,成为与会的我省参事关注的焦点。

  加强参事队伍自身建设

  黑龙江省政府参事周世昌在研讨会上说,参事作为参事工作的主体,毋庸置疑,参事的素质决定了其参政咨询、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以及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决策做出的贡献大小。因此,除要求每一个参事个体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外,参事队伍建设应十分重视队伍的整体结构优化。为适应咨询工作需要,参事队伍中充实知识面宽、宏观性强的经济、金融、法律、环保及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及曾有过大工矿企业领导经历的实践型专家也非常必要。同时创建参事“外围”组织调动各方专家等发挥“外脑”补充作用,不失为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要真正使参事的调研工作和建言献策成为政府首长“信得过”、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成果;成为“用得着”、“离不开”的精品之作,除了调研课题的选题、调研过程的组织、调研对象的配合等因素外,必须进一步加强参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深入再深入的调查工作,特别要在分析研究上下苦功夫。对一些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尤其如此。

  改进完善参事调研方式黑龙江省政府参事张大忠也认为,进一步改进参事调研工作需要在改进完善参事调研方式多下功夫。他认为,调研应在“深”字上多下功夫。“深”才能对问题了解得细致,深才能对情况掌握得全面,深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才能提出有份量的建议和意见。而要深入细致就不能走马观花;要深入细致,就不能浅尝止;要深入细致,就不能浮在表面。各地的情况不同,因此调研的时间应是有伸缩性的。对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进行实地调查或蹲点调查。设计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应当拿出更多的时间听取群众的意见或具体工作人员的建议,尤其要防止听一面之词,以保证调研效果和质量。

  新时期参事工作要有创新性

  黑龙江省政府参事室党组成员、任命制终身参事于世春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参事工作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承担着许多新任务,需要解决许多新问题,为此,要在工作理念上创新。为在工作上有所创新,黑龙江参事室在总结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三服务”工作宗旨和指导方针。即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服务,为基层部门群众服务,为参事馆员服务。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服务,就是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中心和工作大局展开调研,拿出具有真知灼见的参事建议来,切实发挥好参事室“参谋部”、“智囊团”作用。为基层部门群众服务,就是重点是帮助基层市县、基层部门研究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使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愁。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