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6日讯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文化街道下辖12个社区,总人口11.1万人。街道党工委下设5个社区党委、4个党总支、52个党支部、94个党小组,街道自管党员1658名、流动党员25名、在职党员2739名。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树理念、强发展、促和谐、惠民生”,突出“实施四心工程,打造特色服务”,创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能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
一、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按照区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部署,街道党工委先后制发《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方案》、《关于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方案》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方案》等文件,各个阶段有机衔联,在制度上充分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方向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二、领导带头,示范推动
街道班子围绕如何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专门培训,采取自学、集中学、互相学、实践学、调研学等五种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请进来”邀请市委党校教授作专题报告、“走出去”到南京市宣武区锁金山社区学习、“送下去”街道党员领导干部作专题辅导报告,加深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机关党员干部共计开展集中学习10次30小时,组织自学12次,利用工作业余时间开展自学活动人均30小时。班子成员带头遵守学习纪律,严格执行请假制度、签到制度,确保学习效率与效果。全体参学党员干部均写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学习期间上交学习心得15篇。班子成员还分别根据各自分管的工作进行领题调研,开展“访一天”、“听一次意见”、“办一件实事”等调研活动,共计撰写调研报告3篇。
三、开门纳谏,倾听民意
坚持走群众路线,吸收群众参与,多形式、多途径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在“广”字上做文章。向各社区、辖区单位、人大代表、服务对象、人民群众代表发放了征求意见函,倾听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办公楼设置了征求意见箱,广泛征求机关党员干部和办事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公布征求意见电话号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共发放征求意见函70份、电话号8个、信函5份,征求到意见37条,梳理出亟待整改问题7个。
四、创新载体,丰富实践
深入开展“三个一”实践活动,即:制定一个社区发展思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包扶一个贫困家庭,进一步提高机关党员干部解决社区难点、热点、制约社区发展瓶颈等问题和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工作本领和能力。同时,着力在丰富活动形式上下功夫,大胆创新自选动作,重点开展了“七项活动”,即组织一场报告会,开展一场文艺演出,搞好一次演讲比赛,过好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好一个座谈会,制定好一份整改报告,完成好一份总结材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街道学习实践活动一次次掀起高潮,科学发展观真正深入人心。
五、边查边改,务求实效
始终把解决好影响和制约街道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在整改过程中,充分考虑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对于具备条件的,马上进行解决;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期限;对涉及多部门和单位的问题,积极探索了联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目前,共解决社区建设问题7项,协调解决社区环境、社区卫生和社区服务等方面的问题11项。围绕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街道党工制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了《建华区文化街道社区建设三年规划》、《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街道党员干部联系社区和救助贫困群众责任制》、《建华区文化街道公职人员社区义工管理办法》等12项制度,以整章建制推动学习实践活动见长效、见实效。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街道从职能定位出发,坚持把了解民情、掌握民愿、化解民难、维护民生、确保民安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最根本的实践,精心设计并组织实施了以“连民心、暖民心、乐民心、安民心”为主要内容的“四心”工程,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民心工程。一是真情服务群众“暖”民心。针对下岗、特困、年老体弱、残疾等弱势群体,重点开展了“进社区帮助促和谐”活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技术政策支持”等措施,为175户“零就业家庭”送去了工薪岗位,为475名下岗职工送去实用技术,为贫困党员和群众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4000多元,为49名贫困学生解除了辍学的困境。积极协调有关医疗单位,解决困难居民就医难、看病贵问题,对享受低保的特困群众实行免挂号费、体检费等优惠政策,让1000余名低保人员享受到了基本医疗服务。了满足老人的日常需求,在各社区成立了居家养老中心,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了一键通呼叫、医疗保健、代购代办、日常维修、法律维权等多项集老年人需求于一身的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让老人和困难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的惠民政策的温暖。二是繁荣社区文化“乐”民心。依托文化公园、社区广场、居民楼道等场所,开展小型多样、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锦湖社区举办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文化惠民,高雅艺术进社区”专场音乐会;西园社区举办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庆六一”文化广场联谊会;安居社区举办的第四届“鹤城读书月”暨2009年市民大课堂启动仪式;矿勘社区开展的纪念建党八十八周年文艺演出活动等等,都让广大的社区居民深切地感受到社区文化带来的乐趣。发挥社区楼道的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党建知识和文化宣传活动,逐渐形成了党建、计生、交通、治安、反邪教等5大主题的楼道文化,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围和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三是创建平安社区“安”民心。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设立治安巡逻队、法律宣讲队、矛盾调解队和消防安全检查队等志愿者队伍,构建街道维稳调处中心、社区维稳工作站,实施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地区部位和突出治安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日常工作和突发应急联勤的“五联”工作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充分了解情况、有效化解矛盾,把社区建成社会综合治理的“第一防线”。同时,还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建立健全了社区听证、民愿接待、民情恳谈等制度,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协调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使社区成为社会稳定的“减压阀”。四是拓宽服务领域“连”民心。结合再就业工作需要,把创办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贴近居民群众的社区服务实体确立为新的经济载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民心工程”和“实事工程”来抓,不断拓展为民服务领域。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缺乏资金、技术、信息的实际,通过街道事务受理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并利用小额贷款帮助开办各种便民、利民的托老所、幼儿园、小餐桌、维修部、家政服务部等服务实体,使下岗职工在服务社区居民的同时实现再就业,共提供再就业岗位352个,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