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俩月新桥竟是“豆腐渣” 上级部门称:塌了再修(图)
2009-09-18 09:05:3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康福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桥墩护坡出现塌陷。

 

“缩水”桥。

  东北网9月18日讯 投资22万元建设的新桥,想不到建完才两个多月,桥墩就出现裂痕,桥基护坡也出现多处塌陷,这事就发生在通河县浓河镇西胜村。

  16日,记者来到距哈市约150公里的通河县浓河镇西胜村。在村民们的带领下,记者在村南见到了这座刚建好不久的小桥。桥下是河,桥的长度约有河宽的一半,两侧护桥墩用的石头共4处,已塌陷3处。有村民到桥下为记者指点着一个桥墩已出现的裂痕。记者看到,这个桥墩两侧的确都有裂缝。不时有农用四轮车从桥上通过。

  据村民讲,当地人称西胜村南侧的这条河叫南大河,河上原有一座木桥,木桥年久失修,出现倾斜,成了危桥。去年入冬前,有关部门把木桥拆了,打了地基。今年5月开始修桥,小桥修建期间,桥的一侧用一棵大树拦着,有专人看守不让车辆通过。到了7月,拦桥的大树被移走,看桥人也走了,村民们开始在桥上行车。想不到才两个多月,桥墩的护坡就塌了,随后发现桥墩也出现裂缝,村民们担心这座桥经过一个冬天后裂缝会更大,有坍塌的危险。

  村民们说,这座桥的南侧是西胜村村民的承包田,有万余亩地。春种秋收都得经过此桥,这座桥对村民相当重要。有的村民说,河水约30米宽,却建了这么短一座“豆腐渣”桥,钱都花瞎了,太能糊弄人!

  西胜村村委会主任林德告诉记者,新建小桥总投资22万元,县扶贫办投了17万元,村里卖了一块地换来4万元,村里自筹1万元。上报是修24米长,但现在桥面长12米,宽4米,桥下走水的桥洞长约8米。修桥的人员都是上级部门派的,村里没插手。记者问小桥是否经过验收,林称没有验收,修桥时村里也没人在现场监督施工,只是他和村书记有时会到现场看一下。林称,有关桥的质量问题已向上级部门反映过,上级部门称,“塌了再修。”

  编者按“城市大扫除”活动开展以来,几乎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身边环境的变化:垃圾见少了,庭院整洁了。然而,由于部分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不健全,某些死角依然存在,成了“顽疾”。道外区滨海大厦居民的居住环境恰恰将这一问题暴露出来:公厕难觅,随地便溺。我们迫切地希望,相关主管部门能再下下功夫,尽快完善城市的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要知道,城市的卫生管理,不仅在于“堵”,更应注重“疏”。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