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多家医院就诊卡替代门诊就诊册“一卡通”难通
2009-09-20 07:05:1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张智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0日讯 自卫生系统推行诊疗“一卡通”制度以来,哈市多家医院都用就诊卡替代了纸质门诊就诊册。然而记者采访中发现,各医院“就诊卡”各自为政,很多患者为了到不同医院看病,手里集了一堆不同的诊疗卡。

  “诊疗卡”各自为政

  “每次来看病都很匆忙,哪还记得带卡呢?”家住哈市道里区32岁的秦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各医院的诊疗卡不通用,现在她每次到医院都得重新办一张“诊疗卡”,目前她钱包里装着多家医院的诊疗卡,有些医院的诊疗卡她甚至有两三张,有时自己都分不清哪儿是哪儿。秦女士说,她并不是经常看病的,所以不可能每天都把这些卡放在包里,就算记得带卡,也会因为这些卡长得太“像”而带错了。各医院都是收1元钱的办卡费,虽然收费不高,但积得多了,也是一种浪费。她说,如果能够一张卡在本市的各大医院通用,那患者就可以省不少心。

  记者在医院采访中发现,对于“诊疗卡”,有的医院仅限于门诊使用,有的医院患者持卡的同时却仍需要购买就诊册。但这些启用就诊卡的医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就诊卡信息只能在本院内部分科室或所有科室共享。

  病历本还得有

  当日10时,哈市道里区一家医院内,一位年约60岁的妇女正拿着医保本办理“诊疗卡”。在她填写了一份《门诊挂号磁卡办理登记卡》的表格并交了1元钱押金后,领到了该院的“诊疗卡”。登记表上包含四项内容: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和身份证号码,办卡处的工作人员将这些信息录入到卡里,再由患者拿卡到窗口挂号。

  来自大庆薛先生正在办理出院手续,他告诉记者,办理“诊疗卡”的同时仍需要买病本,病本上的写的是患者的病情和医嘱,“诊疗卡”则体现的是用药、检查及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真不知道哪方便了?”他说。

  对此,医院的工作人员也显得很委屈:“一些患者家里没有电脑,想知道自己得什么病,用什么药还是病历本直观,而‘诊疗卡’内能体现检查、买药的资料,实名制可以避免患者描述药物或检查项目不清的麻烦,所以必须双管齐下。”

  “诊疗卡”有望统一

  “由于各家医院使用系统不统一,所以仍不能实现‘一卡’。”哈市胸科医院客服中心的郭玉珍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制作“诊疗卡”的公司就有数十家,每家的平台不同、流程不同、所以实现功能也不同。郭主任说,诊疗卡有个重要作用,只要一刷卡,患者上次看病的病情、检查的片子、医生开的药,一项项都会出现在电脑上,使治疗具有连续性。患者不必每次看病都带着那么多病史资料,也可有效防止病史资料丢失。此外,医生开出药方和检验单之后,收费处、药房和检验科会同步接收到信息,会缩短患者在各个窗口等候的时间。

  记者从省卫生厅了解到,目前各医院实行的“就诊一卡通”是我省准备实行的“健康一卡通”的缩影。我省计划实行的“健康一卡通”才是市民心中理想的就医模式,也是我省今年年底前准备完成的医改目标之一。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