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垦区商品粮突破300亿斤 可保障1亿人1年食用
2009-10-09 13:57:1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谢振华 井洋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从8月中旬麦收开始,到目前各地水稻收割晾晒,一个多月时间里,北大荒用金色的收获再一次刷新了粮食增产的纪录。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统计局实际测产显示,今年垦区粮食总产达330.5亿斤,比上年增加46.4亿斤,创造了4年增产粮食130亿斤的奇迹;粮食商品量达305.1亿斤,首次突破300亿斤大关,可以保障全国一亿人口一年的口粮供应。

  今年的春旱、夏涝、伏旱、低温和寡照等历史罕见的多重自然灾害,给我省农业生产带来很多不确定性。面对这种情况,垦区紧紧围绕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和黑龙江省千亿斤产能工程,咬定300亿斤商品量目标不放松,通过强基础、调结构、上科技、提标准等重点措施,四轮驱动,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粮食综合亩产达到862.6斤,比上年提高37.9斤。粮食生产连续第六年创下播种面积、综合单产、总产量“三超历史”的佳绩。

  垦区粮食生产1995年实现第一个100亿斤,此后用10年时间实现200亿斤,到目前突破300亿斤商品粮仅用4年时间。粮食产量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垦区坚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理念和有效措施。

  一是夯实农业基础,增强综合抗灾能力。垦区始终坚持以机械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今年投资10亿元,购进各类农业机械4024台件,重点组织实施了30个旱田现代农机装备区建设,使水旱田现代农机装备区达到256个,覆盖面积1400万亩。大力推进水稻、玉米、马铃薯及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更新购置水稻集中统一浸种催芽和播种设备,重点推广和装备水稻高性能快速插秧机1422台。目前,垦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64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率95.5%,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建成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建立起排、灌、蓄结合的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在气象工程建设上,增雨防雹覆盖面扩大到80%,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网络。针对今年的天气条件,垦区全面推进抗低温、旱田防草荒、水田防病虫、全田防涝灾、全年促早熟的“一抗、三防、一促”等措施的落实,促进农作物生长,采取有效的耕作、植保、施肥、促熟等综合措施,有效避免了灾害损失。

  二是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粮食作物。垦区充分利用各项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推进落实土地整理、耕地复垦、标准粮田建设等措施,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提升粮食综合产能。今年垦区完成总播种面积3974.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831万亩,比上年增加38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6.2%。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分别增加到1643万亩和889万亩,占垦区粮食面积的66%。水稻和玉米产量均为垦区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今年通过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新增粮食18.9亿斤;通过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新增粮食17.3亿斤。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全垦区7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遍布东、中、西的总长2000公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在粮食增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重点推广了保护性耕作、钵育摆栽、统一催芽供种、测土配方施肥等十大新技术。集成组装推广了水稻“三化一管”、大豆“一密一膜一卡”、玉米“一密一膜”、小麦“早窄密”等十大栽培模式。今年,垦区新增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场20个,累计达到71个,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000万亩以上。垦区还连续5年开展了六大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今年小麦亩产达到716.4斤,比上年提高9.2%,为历史最好水平。水稻亩产1128.7斤,玉米亩产1023斤,分别比上年提高38.5斤和30.6斤。垦区今年粮食作物因单产提高增加产量10.2亿斤,占粮食总增量的22%。

  四是强化农业标准,提高农业工厂化水平。今年,垦区继续开展农业标准化提档升级活动,连续6年确定“六看”目标,即“备耕看准备、春播看质量、夏管看长势、收获看品质、三秋看标准、全年看成效”,实现了标准作业、目标管理和科技创新三环紧扣。做到了坚持统一供种标准化、农艺措施标准化、农机作业标准化、农产品加工标准化、从业人员素质标准化等六个坚持,实现了在农时标准上,旱田整地、旱田播种、水稻育秧、水稻插秧、全田收获“五个十天”完成。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结合,全面实行模式化栽培,初步实现了农业标准田间与地头一个样、生产田与示范田一个样、旱田与水田一个样、场与场之间一个样的“四个一样”。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