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历史岁月刻画在五大连池的每一山每一石中,当火山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地球生命的主角——人类开始登场,从此,荒蛮的火山区域开始上演人类文明的大戏。据出土文物考证,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五大连池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商周时期属肃慎族居住地,隋唐时属里水靺鞨部居住地,金代属女真完颜部居住地,清代为布特哈总管衙门的辖区。历史上,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蒙古族、满族和汉族等民众,共同生活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辽金时代,女真人称这里的乌云和尔冬吉火山,也就是十二座仙山的意思的。各族儿女对威严的火山无不充满了敬意,每逢出游、打猎、收获、生儿育女或重大事件,无不祭拜神山,感谢天地赐福并祈求岁月平安。矿泉圣水被发现后,千百年来,人们在缺医少药的年代里更是对它珍爱无比,视之为救命之水。先民们对这奇山圣水充满了敬畏之心,神秘的萨满成了人们心中的上天使者,他们祭天、祭地、祭山、祭水,他们拜树、拜石、拜洞、拜泉。他们把每一山每一水都赋予了灵性,把每一石每一木都注入了感情。他们向火山倾诉,他们和岩石交谈,他们与森林共舞,他们伴湖水欢唱。有关五大连池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浩如烟海,秃尾巴老李大战小白龙、药王救世、莲花五姐妹和神鹿示水等故事,流传大江南北。能歌善舞的北方各族儿女,用他们甜美的歌喉和曼妙的舞姿,表现着对这片火山热土的无比热爱。骑着骏马,号称“兴安岭之王”的鄂伦春人和鄂温克人,虽然居住着简单原始的“撮罗子”,但他们满足于大自然给予他们的每一份恩赐;穹庐似的蒙古包里,主人的马头琴上流淌着感恩的快乐;无忧无虑的达斡尔人,总有讲不完的故事一代一代的流传着...他们用载歌载舞感激大自然的慷慨,用虔诚的祭祀答谢上苍的呵护,用善良淳朴回报神山圣水的厚爱。
由“神鹿示水”这个民间故事起源的“五大连池圣水节”,荟萃了北方各民族人民的民间文化,是各民族音乐歌舞艺术、民间神话传说、民族民俗风情的大展演,是民族文化的平台。有关圣水节的来历,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一千多年前,有一年春天,一位达斡尔猎人打猎时,射伤一只小鹿,小鹿带伤逃跑,猎人紧追不舍,见小鹿穿过树丛,越过漫岗,一路直奔药泉山下跑去,很快就来到一个池子边。猎人感到十分疑惑,就静静的立马在此观看,见小鹿先是跳到水里泡了一会,又跑到另一个泉中喝了几口水,很快就止住了血,然后健步如飞,遁入山林。猎人惊奇不已,上前察看,只见一眼泉水清澈异常,有大量气泡涌出,状若沸腾,禁不住捧起来痛饮一场,辛辣爽口,顿觉精神振奋,疲劳顿消。一向崇奉神灵的达斡尔猎人立刻明白了是上天让小鹿指示他发现了泉水,于是在泉边叩拜苍天,感激神灵,并堆起一堆石头作为标记,然后回来告诉了族人。大家率相来此饮水,渐渐的,附近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和汉族的人也闻讯赶来,一同饮用这天赐神水。由于当时发现圣水的时间是在农历端午节时,所以每年此时各民族的人们都在泉边举行热烈庆祝活动,主要集中在农历五月初四、初五、初六三天内,逐渐地形成了一个节日——五大连池圣水节。每逢节日之前,各族牧民一家家男女老少赶着勒勒车,跋山涉水,喜气洋洋地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药泉山下。寂静的草地上顿时热闹非凡。一座座草搭的窝棚架了起来,人们在暖融融的初春的阳光下杀牛宰羊,祭祀天地,载歌载舞欢庆一年一度的对水佳节。从初四清晨开始,他们就泉边,举行传统的圣水祭大典,庄严肃穆、仪式隆重。之后是民族歌舞演出活动。到了傍晚,各族民众就围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其间穿插着饶有风趣的抹黑祈福活动。子夜时分,“抢零点水”是节日活动的高潮。达斡尔人、鄂温克人、鄂伦春人坚信“端午”的一切东西都最好的,汉人、满人也视“端午”的许多物品为吉祥之物。各族民众普遍相信这一天的药泉水最具有驱邪祛病的功效,因此歌舞至初四子夜,大家纷纷涌向泉边,抢饮零点圣水。初五凌晨,人们开始三三两两地结伴游园踏青,折柳采蒿,露水洗脸。龙舟大赛把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各民族健儿聚集在火山堰塞湖上,龙舟竞渡,你追我赶,把欢声和笑语荡漾在山水之间。
“射猎饮水”也是这一日活动的主要内容。许多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蒙古族猎人都在这一日进山打猎,据说能获得更多的猎物。回来后痛饮佳节圣水,以求祛除百病,身体健康。初五的晚上,人们又聚拢在药泉湖边,举行“泉湖灯会”。人们烧纸钱或放河灯,寄托对先人的哀思,祝福活着人们珍惜每一天。到了初六早晨,人们第一件事就是来到二龙眼泉边“洗眼明目”,然后就陆陆续续地登上药泉山,拉开了钟灵庙会的序幕。人们进殿烧香拜佛,参加洒净法会,出来后有的拜山,有的祭神。山上庙门外和山下山门内,买卖小摊、风味小吃、地方戏、杂耍,热热闹闹一直持续到傍晚。寺内还备有素斋供信众食用。“弃石丢病”基本上是节日活动的最后项目。人们白天进山打猎时,捡到拳头大小的火山石块,回来后扔到泉边,表示病魔已除,一年内无灾无病,然后各自分散,收拾行囊,踏上归途。
到了上世纪初,佛教庙宇落脚在药泉山上,火山口里建造巍峨辉煌的钟灵禅寺,暮鼓晨钟,香烟袅袅,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佛教圣地,八方香客川流不息,佛号声声唤醒着沉迷于万丈红尘中的善男信女。至此,五大连池圣水节这浓郁的民俗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虽然不能与中原灿烂的主流文化比肩同辉,但在中华民族的后花园里,却绽放出一条耀眼夺目的奇葩。
五大连池圣水节是我国北方各族儿女的文化盛会,是我国百在民俗节日之一,目前已成为国家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充分体现了人类热爱自然、珍惜环境、渴望与自然沟通但又尊重自然的知足常乐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