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据黑龙江日报导报,连日来,位于大庆高新区产业三区的北岛食品新厂区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景象。公司董事长孙德君说,作为市里的重点项目,新厂区总投资2.5亿元,要赶在上冻前安装完设备,确保当年开工、当年建完、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年初,在金融危机影响显现、原油价格持续低迷的特殊经济环境下,大庆市确定了保速度、促发展的工作基调和“保10争12”的经济增长目标,在项目建设上只争朝夕,抢晴天、战雨天,保工期、要速度。
据大庆市发改委统计,今年,全市新建续建单项投资超千万项目383个,总投资1105.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2个,10亿元以上项目25个。截至目前,已有330个开工复工,其中74个投产投用。
大庆市创新运行机制,实行“一部”、“三维”、“五定”、“六保”推进项目建设。“一部”就是成立了大庆市委经济工作部,内设一室六组,用“大部制”举措推进项目建设;“三维”就是市、县(区)领导干部实行抓项目、抓日常、抓稳定三维分工,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推进项目上;“五定”就是重大项目实行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限、定责任,一个项目形成一个完整的落实链条;“六保”就是实施重点项目包保,保筹划、保招商、保开工、保进度、保投产、保环境,一保到底、确保实效。对担负着地方工业实现60%以上增速重任的230个总投资615.5亿元的新建续建项目,每个项目市、县(区)都配有专门“班子”跟踪、推进、服务,促使开工的快建设、建成的快投产、投产的快达效。对17个总投资16.2亿元的农业项目,立足农民增收、粮食增产、牧业增效、农村稳定,逐一推进。对24个总投资64亿元的三产项目,立足长远调结构、加紧做大吸纳就业,逐渐让大庆成为龙江西部商贸物流中心、让“大庆服务”成为服务外包品牌进一步叫响国际市场、让“大庆文化”转化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对54个总投资157.2亿元的城乡建设项目,秉承“生态、自然、现代、宜居”城市发展理念,有序推进,不断丰富大庆“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的内涵。对31个总投资124.8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立足提升水、电、路、讯等城市功能,铁路大庆西站的货站部分正在加紧建设、客站建设即将开工,预计明年乘客有望实现“上进下出、线上候车”的“零换乘”。对27个总投资127.6亿元的社会事业项目更是倾力推进,第二福利院将成为老年人又一养老乐园,兰德、三永等学校即将建成,石油科技馆、中医院迁建等民生工程都在紧锣密鼓推进。
在大庆, “对企业的合理要求少说‘不能办’、多想‘怎么办’。”成了全市上下的共识。让胡路区提出了“围墙内的事由企业负责、围墙外的事由政府负责”的服务理念,对企业少亮红灯、多开绿灯,少设路障、多立路标,为企业“真服务”、“会服务”和“服好务”。杜尔伯特优化发展环境塑造“三零”服务——高效服务办事“零障碍”,主动服务感情“零距离”,诚信服务承诺“零折扣”。
如今,项目建设成为大庆发展的最强音,项目上的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生产石化设备仪器仪表的日上公司产品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可厂房有限制约了产能。大庆高新区企业服务局干部开车拉着企业老总几天时间看了十来处厂房,帮助企业联系解决了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如今公司已搬入新厂房,去年企业产值2000万元,今年将达到4000万元。
随着一大批“含金量”高、牵动力大、竞争力强的立市、立县、立区项目的开工、落实、生根、结果,大庆聚起了一股更强大的发展之势,催生了“大庆速度”,截至8月末,大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6.8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地方经济增速达到39%,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4.2亿元、1072.6亿元和2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2%和25%。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259.9亿元,同比增长60.0%,占全市工业的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