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黑龙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
2009-10-19 12:40:03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晚清以来,清政府为挽救没落的封建王朝,被迫向西方列强“打开国门”,中国进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在饱受外敌侵略的动荡时局中,清政府采取了修筑铁路、兴办教育文化、实业救国等措施,对外划定“国中之国”,并实施“新政”自开商埠地。日俄战争以后,为达到制衡日俄两附属地扩张的目的,“新政”通告东北全境开放,维持各国之机会均等,东北很快成为国际资本势力角逐的战场。

  处在欧亚大陆要地的黑龙江,受地缘政治影响,先后接纳了俄罗斯、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的移民,在东北亚政治格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接纳各国移民的过程中,接受并传播了中外文化。在此,沙俄和日本充当了经济扩张的角色。沙俄在实施“亚洲黄俄罗斯计划”中,反犹排犹浪潮和经济扩张政策使国内一些具有经济实力和经营才能的犹太工商业者迁移哈尔滨。1905年,日俄战争失败后沙皇将战败归于美国犹太银行家雅各布•希夫对日本人的经济支持,再次引发反犹浪潮,在华犹太官兵、从西伯利亚远东外逃的犹太人留在了黑龙江。“十月革命”后,又有大批白俄和犹太人移居黑龙江,定居在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中东铁路沿线。1922年,俄罗斯移民多达155,402人。而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提出“失之欧洲,取之亚洲”的亚洲侵略计划。1905年,“日本挟战胜之余威”,对哈尔滨实行经济扩张,开办数十家洋行,迅速完成了资本积累。1923年统计,仅大型日本企业就达40多家。借此之机日本向黑龙江输送了大量侨民。此后,为实现侵略东北的野心再次输送农民“开拓团”,使黑龙江日本侨民数量大增。

  经济上,中东铁路加速了黑龙江的城市化进程,哈尔滨跃升为远东著名的国际贸易城和国际化大都市。上世纪20年代,“仅外国洋行商社就有大小2000余家,同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城市和港口保持着经常性的商贸联系,致使哈尔滨地区的外贸进出口总额直线上升,1926年为7525万海关两,1927年为8545万海关两,1928年达到9946万海关两”。其国际化程度与巴黎、伦敦、纽约、莫斯科、东京相媲美,创造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奇迹。

  哈尔滨的对外开放,不仅使俄日侨民纷至沓来,德国、波兰、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荷兰、朝鲜、希腊、丹麦、瑞典、瑞士、奥地利、澳大利亚、葡萄牙、土耳其、比利时、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塞尔维亚、亚美尼亚、立陶宛、印度等各国侨民也相继到来图谋发展。据1934年统计,哈尔滨欧美移民当年就有3,256人。为维护各国政治经济利益,哈尔滨外国使领馆有19家之多。

  近现代以来中外文化荟萃、华洋杂处的历史,使黑龙江在文化方面形成全方位的辐射力。中外教育蔚然成风。20世纪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新式教育在哈尔滨得风气之先,外国人兴办的各类各级学校达100多所。商务学堂、医学校,中俄工业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政法大学等许多学校使哈尔滨文化教育空前发展。职业教育门类繁多,如医科、商科、工艺、音乐、舞蹈、美术、按摩、整容、药剂、制花、打字、簿记、俄文、英文、日文、法文等,义务教育也随之兴起,培养了很多贫困家境的学生。世界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列宾、罗丹、奥尔达等人的学生都在哈尔滨执教,高等音乐、芭蕾舞学校培养了许多传播东西方文化使者。正是由于哈尔滨“外国办学、中外联合办学、官府办学、社会团体办学、教会办学、私人办学,故教育异常发达,人材格外雄厚,为哈尔滨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外报刊杂志业极其发达。1901年俄国人洛文斯基创办俄文《哈尔滨每日电讯报》,首开哈尔滨办报之风气。1906年,中东铁路公司创办了中文机关报《远东报》,是东北最早的中文报纸。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初叶,哈尔滨“仅俄文报纸135种、日文20种、英文7种、波兰4种、犹太文4种,以及德文、格鲁吉亚文等报纸。”报刊内容无所不包、信息量大、涉猎范围广。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社会纪实、新闻、生活娱乐、时尚风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涉及妇女儿童家庭等各个不同领域,深刻地影响了哈尔滨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中外建筑设计艺术争奇斗艳。哈尔滨火车站是新艺术运动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可惜没有保存下来。另一座新艺术风格的经典之作马迭尔宾馆今天仍是中央大街的一道美丽风景,与其斜对面的松浦洋行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巴洛克建筑。在南岗,黑龙江省博物馆建筑是1905年建起的莫斯科商场,作为精心装饰优雅妩媚的新艺术作品与南岗标志性建筑俄罗斯风格的圣•尼古拉大教堂遥相呼应,使南岗中心广场在其恬静秀美的衬托下彰显出大家风范。现存于大直街上的中东铁路俱乐部是博采众长的折衷主义杰作,带有花园式庭园,对面是哈尔滨铁路局“大石头房子”,深沉独特的色调与布局形成的广场空间,营造出办公建筑的庄重严肃、颇具威慑力。南岗文庙,始建于1926年,落成于1929年,是大型祭孔建筑群,典型的中国式雕梁画栋建筑。其时执掌东北大权的奉系军阀、吉林军阀、黑龙江军阀痛感城市过于洋化,先后兴建了普育中学(今三中)、极乐寺和文庙等,以彰显民族精神。哈尔滨被称作建筑艺术博物馆,“集中体现了各种建筑风格,类型丰富,多姿多彩。许多建筑呈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拜占庭等各种风格的倾向与特征,并且还有新文艺运动派及俄罗斯式建筑的典型样式。”与建筑艺术相关的包括“放射性转盘道”在内的城市规划设计的独特性等,均是黑龙江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于后世认识与了解人类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提供了范本。

   中外电影繁荣兴旺。黑龙江电影院兴建时间比上海还要早。俄国随军摄影师科勃采夫1905年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与十二道街交口处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影院,比上海虹口影戏院提早了3年。科勃采夫还拍摄了1904年旅顺日俄战争,1909年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1911年哈尔滨鼠疫、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来哈、铁路局风潮等大量历史纪录影片,使哈尔滨声名远播。1909年以前,哈尔滨电影院至少已有8家,居国内大城市之首。1915年,王佩萱在道外建起黑龙江首家华人电影院。解放前,电影院老板朱安东是哈尔滨两大首富之一。中国现存最早的电影院敖连特(南岗和平电影院,建立于1908年)也在哈尔滨。中国现存最早的准映证,是1906年7月19日黑龙江省交涉总局发给法国商人艾杂斯到齐齐哈尔放映电影的护照。1926年,哈尔滨创办了远东第一家俄文电影杂志《齐格杂基》。1932年,刘焕秋在哈尔滨创办了东北第一家电影公司寒光电影公司,比1937年建的伪满洲映画还早5年。1945年,我党在兴山(鹤岗)创办东北电影制片厂,确立了黑龙江电影在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开拓地位。舒群、袁牧之、陈波儿、颜一烟等大批延安电影人和本土电影人共同拍摄了纪实、故事、美术、译制、科教、幻灯等多种类型影片,纪录片《民主东北》、故事片《桥》、《中华女儿》、《白衣战士》、《无形的战线》、《赵一曼》等革命题材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揭开了“改朝换代”的新篇章。近现代黑龙江电影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从西方传入的大众文化电影到广播,从传统交响乐和芭蕾舞到现代话剧等文化艺术的各个门类、体育运动的各种项目迅速发展起来。赛马、赛艇、冰上运动、选美、“劳动小姐”比赛、音乐颁奖晚会、露天音乐会、马戏表演等时尚活动在哈尔滨风靡一时,人的教养品位欣赏能力影响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为这座城市独特的审美情趣打上了深刻烙印。


 

  中外宗教势力得到扩张。各种教派势力在黑龙江迅速扩张。仅哈尔滨就形成了东正教、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理教、日本神教等多元宗教文化。中国的佛道两教、文武两圣崇拜也毫不示弱,在外来宗教兴起之时,抢占南岗龙脊之风水宝地大兴庙宇,一时香火极盛。哈尔滨成为东西方神秘文化汇集地,世界宗教文化传播以及本土化过程在这里均可找到遗迹。此外,中外音乐舞蹈、中外戏剧戏曲、中外文学、中外绘画摄影、中外广告等各领域都取得了飞速发展,集中全人类智慧创造的文化艺术成就在黑龙江这块土地上凝固下来,成为永恒。

  起于近现代的中外文化交融,使黑龙江地区成为东北城市化进程中的受益者,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具开放活力和时尚元素、最具艺术气质与创意精神、最具文化消费意识和浪漫色彩的地域。一些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中由广大人民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成为黑龙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色资源留存了下来。黑龙江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人物、文献资料、实物、遗址遗迹等,均构成了近现代中外文化交流系列一定的资源储备。应优先保护抢救俄侨文化、犹太文化,挖掘朝、日、美、英、法、意大利、波兰、捷克等国文化,优先研究电影文化、宗教文化、文学、音乐舞蹈文化、戏剧戏曲文化、绘画摄影广告文化、建筑文化等城市文化范畴,使文献资料、实物、遗址遗迹得到有效的利用。

  “俄侨文化”。俄侨文化较其他外来文化遗存较多,已有专家进行了基础性发掘,如俄侨专家刁绍华出版的《俄侨文学》,提供了大量研究线索。俄侨文化主要指20世纪上半叶哈尔滨的俄罗斯作家诗人艺术家创造的具有俄罗斯风格的文化、以及俄罗斯文化与黑龙江元素结合的杂交文化。作为俄罗斯远东俄侨文化中心,哈尔滨曾吸引并且诞生了许多著名艺术家。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尼古拉•费格涅尔及妻子美狄亚成功演出,1907年哈尔滨成功首演了著名俄罗斯作家昂尼得•安得列耶夫的第一个剧本《望星空》,被誉为“戏剧女王”的薇拉•科米萨尔热夫斯卡娅于1909年率领剧团来哈巡回演出,著名演员叶卡捷林娜•罗欣娜、英萨罗娃也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率团演出。1936年3月,费奥多尔•夏里雅宾“在哈尔滨举行音乐会,轰动全城,各界多次为他举行庆祝欢迎会。有两位哈尔滨歌剧院演员登上了世界舞台。男低音歌唱家谢尔盖•列麦谢夫曾赴苏联演出,受到热烈欢迎。20世纪30年代,他拍摄了数部苏联影片,40年代后半期,他成为柏林和布拉格歌剧院风靡一时的明星。女高音歌唱家伊琳娜•彼金娜因在哈尔滨演出《卡门》一举成名,后来多次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该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一度的俄罗斯文化节,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涉及文学、音乐、戏剧、舞蹈等各方面的内容,并且出版专刊”。


 

  20世纪上半叶,俄侨文学艺术活动十分活跃,有些是在国内早有名气,有些是在侨居黑龙江后走上创作道路。1926年成立的著名文学社团“丘拉耶夫卡”大多数是在哈尔滨成长起来的诗人、作家、画家、演员和音乐家,每逢周二举行文艺活动,多达“一二百,甚至三四百人”。后期的文学社团更多,以罗曼诺夫、古米廖夫、拜科夫等名人命名的文学社团对文学创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前期成就最大的是尼古拉•斯威特洛夫。1930年他根据赫哲人关于月亮传说写成了诗《月亮上的斑点》震动诗坛。1935年“丘拉耶夫卡”社出版8位诗人合集《缠绵集》,流传到欧洲影响很大。“九一八”事变后,俄侨纷纷逃离哈尔滨,远东俄侨中心转到上海。此时,俄罗斯自然考察家、东省文物研究会会员尼•巴伊科夫关于东北大自然的散文小说创作达到顶峰。曾经写下《满洲山林》、《关于帽儿山——五常府地区的考察》、《马鹿极其饲养》、《远东棕熊》等调研报告和散文的巴伊科夫,后转而从事东北森林狩猎题材的小说创作,从1934年到1943年出版了12部小说,多数描写东北山林和他对这片土地的浓厚感情。代表作《大王》(又名《老虎的故事》)最受欢迎。在哈尔滨长大的诗人彼列列申许多诗作“都是中俄文化融合的特殊成果,同时他本人也是中俄文化交流的中介”,在哈尔滨生活了30多年移居巴西后,仍称中国为“那个可爱的地方”。

  “犹太文化”。犹太文化主要是20世纪移居在哈尔滨的犹太人创造的文化,包括钢琴家、小提琴家、歌唱家、舞蹈等表演艺术家,音乐理论家,艺术教育家、美术家、文学家等,报刊杂志、图书馆、剧院、“荷花”艺术学校、马卡比体育协会等,以及犹太社区文化。从1899年第一位俄籍犹太人别尔采里迁居哈尔滨,到1985年最后一位犹太人阿哥列在哈尔滨辞世,犹太人在哈尔滨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社会体系。目前,哈尔滨的遗存包括文献资料、建筑、墓地、实物等颇为丰富,省社科院建立了犹太研究中心对省内犹太历史文化资源展开了初步的发掘整理、研究,并开放了犹太会堂,展出哈尔滨犹太人历史文化。这些初步形成的阶段性成果都可继续深入挖掘。

  “朝日文化”。朝、日文化主要指清末以来朝日移民带来的文化以及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后产生的文化。由于与中国人民同属受日本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朝鲜文化其色彩多有反抗意识,如独立文化、抗日文化等。日本侵占朝鲜以及中国东北后,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向黑龙江大量移民,形成“开拓团”,同时在文化上实行以摧残民族意识为中心的殖民文化,实行高度的法西斯文化专制政策,为将东北变为日本殖民地不惜以文化为武器。如伪满电影提出国策理论,根据日满一德一心,在平常无事的时候,对于满洲国的精神建国负有重大责任,一旦有事的时候,责任更大,就是与日本打成一气,借着影像宣传,实行对内对外的思想战!宣传战!伪满日伪文化的挖掘,可深刻地认清这段被侵略的屈辱历史。这一线索还可延伸到彰显了黑龙江人民博大胸怀的日本遗孤文化,如对方正的遗孤族群的研究。

  “宗教文化”。与大众电影文化一样,宗教文化曾在黑龙江广泛分布,作为一种世俗信仰极其平民化、民间色彩浓厚。20世纪初开始形成的以教堂、寺庙为布道、修行场所,以信徒寻求精神寄托为主要内容的宗教文化。尤其是在黑龙江自由生长、彼此互不干涉的宗教环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谜底。深入探讨宗教文化,可以破解近现代黑龙江中外人士的精神世界。

  黑龙江建设的教堂和寺庙等大量宗教建筑是信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公共场所,是举行各种宗教仪式、“收藏宗教典籍与圣物、抚慰教徒心灵的神圣之地。”黑龙江曾存有大量宗教场所,以哈尔滨为例,1939年普查,宗教场所达84处。佛教15处、伊斯兰教4处、天主教3处、基督教28处、东正教21处、道教10处、犹太教3处。随着20世纪50年代大量侨民离去,经过50多年社会历史变迁自然风化,大多数宗教建筑荡然无存,剩余下来的便更显珍贵,成为那个时代黑龙江宗教文化繁荣的历史见证。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