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东北第一井――渤海国上京城八宝琉璃井
2009-10-26 15:10:13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中,有一座很特殊的亭子。它虽然已经破旧了,但也绝不会有太长的历史。不要说它会是渤海国时期的,是一千多年前的遗物;就算它是百八十年前建的,也早毁了。是的,这个亭子是二十多年前第二次修建的,当年很美观,这个亭子是用来保护一处渤海国时期的重要遗址而修建的。亭子下边就是一口渤海国时期的井,就是早在1934年写入宁安县志的八宝琉璃井,几十年来远近闻名,这口废井是渤海国时期的,当年它有没有名字或者叫什么名字,没有在史料中查到。但它是在上京王城之内,在渤海国王城最大的宫殿址——2号殿址东边,说这个井里的水是供渤海国国王和后妃、王子们饮用,完全是可能的。

  这口井的井壁历来说是用玄武岩砌成的。其实从这一带有些地方的地下是火山熔岩形成的来看,说不定就是在玄武岩中开凿成的。老宁安人为什么叫它八宝琉璃井呢?就是因为井壁上部横断面是呈八角形的。到了中部,横断面才呈圆形,同时逐渐加宽,到下部才开始变窄。这种凿成曲线的井壁,从工程力学理论来讲,显然是考虑到既能使地下水充溢进入,又能承受井壁外岩石泥土的压力。至于把井口凿成八字形,不但让人感到好看,给人以审美的观感享受,也有一定科学道理。总而言之,我们可以从这口井的构造上,看到一个多年前的造井人的聪明才智,也很有审美观念。

  说这是一口古老的水井,并非只因为它处在渤海古城的废墟之中。早在清代康熙初年,约在三百三四十年前吧,从关内流放到宁古塔的文人们就看到这口井了。明末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在他的游记散文《东京》篇里,清清楚楚地写道:“三重宫殿……八角石井,雨水淳泓,尚可牛饮”。他不仅看到了这口八角石井,还看到井里水很充盈,想到可以甚至可能大喝了一通,并且点明这口八角石井是在宫殿不远处。可见这真真确确是口古井。如果从渤海国灭亡时算起,至少一千一百多年了。

  在距内城墙400多米左右,还有一处井址。这处井址虽然不像八玉琉璃井那样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得出是口古井,却也不难辨认。井壁是用规整的石条砌成的,井口是方形的。用来砌井壁的石料都经过精细加工,对缝严密。井角条石有口,对角卡合,十分牢固。据说井底将石棚凿成1米多的不规整圆坑,井底还有一石块。这石块显然是在井凿成后放入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井水洁净吗?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王城内的八宝流璃井和另一无名古井十分珍贵。迄今为止,还没有在东北地区再发现几百年前的古代井址,更不必说一千多年前的了。如此历史久远的古代井址,在全国也是为数很少的。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