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全乡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改善,办事效能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干群关系十分和谐。”走进鸡西市恒山区红旗乡,笔者多次听到群众对乡党委、政府工作肯定的声音,这是该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打造服务型政府带来的新气象。
合作村是一个以生产水果为主的村,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乡村两级干部在调研中了解到,这个村有果农120户,3200多亩果树,由于雨水充足,管理得当,喜获丰收,可水果的销路让果农们由喜变忧。在这种情况下,村干部积极找销路,帮助联系客户,最终和牡丹江果汁厂签订了收购协议,达成每公斤平均售价0.32元,为果农减少直接经济损失60余万元。
红旗乡还积极为群众解决反映强烈的吃水、出行、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今年,该乡通过对上争取资金、地方自筹资金的方式,共筹集资金3490万元,修建了16条通村公路,总里程达44公里,涉及12个行政村,彻底解决了农民多年来出行难的问题。同时,针对该乡地处塌陷区,村民居住的房屋大多出现了裂缝等现象,红旗乡决定为村民新建住宅楼。仅小恒山村就新建了120户住宅楼,面积达11000平方米,预计明年将投入使用。今年以来,该乡还通过协调水务部门和自来水公司,为安乐村、丰乐村、合作村、小恒山村、民主村五个村的村民安上了自来水。村民们逢人便夸:“我乡的干部就是为民办实事,政府就是我们的服务部门,身为红旗乡的村民就是幸福!”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