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11月3日讯 来自双鸭山市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今年双鸭山市粮食生产通过采取政策扶持、结构优化、内部挖掘、抗灾减灾等有效措施,使双鸭山市粮食种植面积稳步增加。全市粮食总产量实现194.69万吨,比历史上最好的2008年增加20.5万吨,增长11.7%,再创历史新高。
分作物品种看,四大作物产量呈“两增两减”格局,即水稻、玉米增加,小麦、大豆减少。其产量分别为32.13万吨、129.87万吨、0.04万吨、30.67万吨,分别增长1.7%、24.3%、-76.9%、-9.4%。四大作物产量合计为192.71万吨,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98.9%,比上年增长了1.3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集贤县、宝清县、友谊县、饶河县、市辖区粮食总产量全面增长,其产量分别为70.54万吨、78.63万吨、4.51万吨、31.91万吨、9.11万吨。
今年双鸭山市粮食总产量夺取丰收其主要原因:一是落实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在连续实施“一免两补”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加良种补贴品种,真正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使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为569万亩,占全市总播种面积的90.7%,比上年增加41.8万亩,增长7.9%。二是采取有效抗灾措施,降低了旱涝灾害损失。今春干旱、夏季多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农户加大田间管理,适时农作物中耕,提高土壤保墒能力,减少了损失,确保农业生产全面夺丰收奠定基础。三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在今年粮食生产中加大了新的技术推广力度,实施标准化栽培等先进技术,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使粮食单产水平由上年的661斤/亩,提高到今年的684斤/亩,增加了23斤/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