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鸡西市积极推进区矿一体化建设,多渠道累计投入3.2亿元,倾力解决破产矿吃水、行路、供热、住房、就业五大民生难题。
由于部分矿井资源枯竭、国有企业转制等原因,近年来,原鸡西矿务局所属的8个国有煤矿先后破产。供水管网漏失率达52%,冬季50%以上的民用供热温度低于10℃,行路、住房、就业难题突出,破产矿25.6万居民生活备受困扰。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鸡西市通过争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吸引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解决资金“瓶颈”问题,破产矿居民生活解困工作取得显著突破。
市政府建设哈达供水管线复线、3万吨水厂,实施供水分户改造,新建和改造水源地12处,改造供水管线21.16万米,解决了破产矿3万余人的吃水难题。
抓住国家实施扩大投资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并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新建、维修道路80多公里,部分破产矿居民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水泥路”。新栽树木3万余株,新建绿地2万多平方米,安装路灯260多盏,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新建、改造供热管网4000多延长米,实施室内供热分户改造3000户,改造供热面积48.02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14.22万平方米,极大缓解了破产矿居民供热难题。总投资28.3亿元的大唐鸡西B厂2×30万千瓦煤矸石热电联产项目完成投资近10亿元,明年供热后,将从根本上解决热源不足问题。
大力实施“两棚一草”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等安居工程,拆迁棚户区30万平方米,开竣工65万平方米,其中破产矿职工安置房2000余户;新建保障性廉租房524户1.94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