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了解,今冬供暖前,呼兰区各乡镇小学按照区教育局的布署到指定地点将煤拉到各乡镇的中心校,然后分发给各个小学。天冷后,学校各教室开始生火取暖。没想到,当老师们将苞米瓤子点燃填煤后,炉内的大火立即被煤压住燃烧不起来。为取暖,老师们只得不断地向炉内填苞米瓤子。
10日,记者在呼兰区莲花镇大东小学一年级教室看到,王老师正往炉内填苞米瓤子,炉子下面有黑色的煤面。王老师说,只要往炉内填煤,炉火马上就会被压灭。煤不能燃烧,只要用火钩子轻轻一透就会掉到炉子下面。
记者在该校教师办公室看到,炉内的苞米瓤子上压着分下来的供暖煤,炉内冒着轻烟,只能看到苞米瓤子的一点点儿火光,煤根本没有燃烧的迹象。崔校长说,为让教室温暖,教师们只能用少量的苞米瓤子生火,然后烧自己劈的木材,两天一大堆木材就被烧光了。记者在学校倾倒的炉灰中看到,有一些白石块,有人说这是矸石,根本不能燃烧取暖。
记者采访完离开该校时,大东村一名姓柴的学生家长送来一袋苞米瓤子。学校教师开玩笑地形容煤说:如果出现火警,只要将这些煤往火上一压,火马上就会灭。
记者在呼兰区各乡镇的中心校了解到,这些学校都坐落在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了取暖,只得向政府部门借煤生火。现在,莲花中心校、大用中心校及许堡中心校都已向区教育局反映了今冬取暖煤燃烧质量差一事。几位中心校校长算了笔账:原来每个教室一个供暖期只需用10多袋儿苞米瓤子引火,现在每天就要烧掉七八袋,如今学生要从家里拿比过去多20倍的苞米瓤子到学校。如果取暖煤问题不解决,仅用苞米瓤子取暖,学校取暖状况就会倒退近20年。
记者就此采访,呼兰区教育局计财科沈科长说,这些取暖煤都是由呼兰区财政局采购站通过招标购买的,共购买了8300吨,现已购进了2/3,煤的价位分为:每吨612元、628元及629元三个等级。现在,教育局陆续接到取暖煤质量差的反映,已要求各学校将供暖煤情况进行汇报。教育局将进行汇总,根据情况解决取暖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