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村又穷又乱,村容村貌不整,村民精神不振。”桦南县明义乡的群众以往都这么说。2008年末,团结村选举出了自己的村民代表大会,建立起村级党组织领导、村代会监督、村委会落实“三位一体”的新型民主治村模式,打那开始,团结村里发生的变化令周围村民刮目相看。
“村民代表大会是村民的议事机构,对村级事务具有决策权和监督权。”团结村的每一位村民都认认真真地看过记载在记录簿上的村民代表会议的性质、职责和组织形式及议事规则、范围。
35名村代会代表均经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吉江任村代会主席,村委会主任陈秀彬任副主席。
“我们村地少人多,经济落后,但我们的精神不能落后!”,“大家有钱的出钱,有车的出车,有力的出力!”村代会成立之后,相继一致通过修路、修村办公室、整治环境卫生等决定。村代会的决定就是村里最后的民主决定。于是,在一直被称做穷村的团结村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感人场面。家中有车的与家中有人力的结成劳动小组,争相义务拉砂石,修边沟,在县医院护理母亲没干上活的也悄悄在回来后的晚上把活补上。仅用3天时间,全村共修路11条、5000多延长米。其中一条主路更是被修整得干干净净,被大家誉为团结村的“长安路”。
“村上事交给村里办,农民的事交给农民办”。像团结村一样,目前,在我市957个行政村中有711个村已经推行村党支部领导、村代会决策、村委会落实的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4.3%,这种模式的标志性成果就是村代会的应运而生,推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给村民以科学的民主。
农民的事儿怎么解决,农村的事情怎么办,农业的发展怎么进行,在“三农”问题举国关注之时,今年年初,我市开始推行这种民主治村模式,这给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了组织制度上的保障。村代会常设制有效地化解了“三难”,解决了村级党组织作用难发挥、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关系难协调、“一事一议”的议事办法难实施等普遍存在的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
“以村代会为核心的新型民主治村模式使村务置于村民的监督之下,使村民对村务从决策到实施有了全方位的了解,这种透明减少了村务管理者和村民的隔阂,使村民和党支部、村委会的关系贴得更近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冯甲伟说,从深入调查结果来看,这种新型模式运行近一年以来,村代会这个新生事物已在全市农村扎下根来,已经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