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0日讯 伊春市汤旺河区坚持把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和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狠抓整改联动,集中解决突出问题,目前,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突出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98%以上,实践活动成果真正惠及了全区职工群众。
一是坚持把解近忧与谋长远相结合,夯实科学发展基础。围绕“城区规划建设、完善林场所建设和关注群众生活”,提出了“六个必须”的发展思路,即经济社会建设必须抢抓机遇、必须准确定位、必须把现有渠道项目建设抓实落靠、必须加大国家公园建设力度、必须强化景区管理与服务、必须积极培育特色经济。初步形成了《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实施了路灯亮化、场容美化、街道洁化、医疗廉化和饮水净化五化工程。目前,共为林场修复路面40余条,安装路灯70余盏,清挖排水沟20,000余延长米,为贫特困职工减免医疗费用16,000余元,并建立了健康档案,免费体检率达到95%以上。
二是坚持把抓机遇与求实效相结合,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围绕“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强化棚户区改造、发展多种经营和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先后投入资金2亿多元,重点实施了旅游公路升级、沿河公园建设、供热管线改造、棚户区改造和旅游区服务功能完善等“一路、一河、一线、一区、一功能”五大工程;新建了森林风灾遗址景区,开发了毛公山漂流度假村,初步形成了“五区三园一漂”的旅游景区布局。依托石林林场成立了石林景区秋季联防组,鼓励种植、生产绿色有机食品和强化“三防”工作,全面促进了野生动、植物的生息繁衍。积极开展了全民创业,大力推进全日光种植木耳的发展步伐,共建成10万袋以上全日光木耳基地80多处,百万袋木耳基地1个,全区种植袋栽木耳4,000万袋;谋划了产业新产品发展方向和布局,制定出台了《汤旺河区加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实施意见》,对袋栽木耳“一机双泵”微喷技术、黄国祥开口器、崔忠伟灭菌法等实用技术进行了全面推广,使用率达100%。
三是坚持把强经济与保民生结合起来,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围绕“加大公共卫生安全投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和强化社会保障”,加大公共卫生配套资金投入,投资140万元,对团结经营林场和育林经营林场卫生所进行全面建设;投资70余万元为第一小学、第二中学新添了教学设备和乐器,加快了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步伐;开展了针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活动,实现了新增就业1,5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0个的工作目标;加强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了以低保为主,各种临时救济为辅的社会救助体系;组织宣传和开展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到6994人;深入开展了第四轮“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帮扶的46个贫困职工全部脱贫。
四是坚持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保证软环境不断优化。建立完善了保增长、促发展的长效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自营经济(多种经营)的决定》、《汤旺河区人民政府1号令》、《汤旺河区人民政府2号令》和《汤旺河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建立完善了民生保障长效机制,内容涉及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社保等各方面;建立完善了科学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出台了《重大决策听证制度》、《限时办结制规定(试行)》、《关于厉行节约严格控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经费的通知》和《绩效考评机制》等;建立完善了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兴区”战略,修订和完善了《汤旺河区优秀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及相关政策措施;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加强了与省、市高校及优秀专业人才的联系,强化了对适应汤旺河发展需要的乡土领军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