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日讯 自电影《2012》11月中旬在哈尔滨热映以来,耸人听闻的世界末日预言让身处2009年的哈尔滨观众们感到恐慌。影片在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给观影的部分哈尔滨市民带来了恐慌后遗症。
灾难大片《2012》上映后一直争议不断。美国当地许多观众在看过电影以后信以为真,美国宇航局也不得不出面辟谣:“全世界有信誉的科学家都知道并不存在《2012》相关的这种威胁。”并补充道,“我们星球已正常运行40亿年了。”
11月30日11时许,记者来到道里区中央大街一家电影院,电影《2012》刚刚在一个影厅结束放映,其中从影厅走出的市民大都觉得“电影拍得太过刺激”。“灾难场景让我们感到恐慌,看完电影难以平复心情。”一名30岁左右的女士告诉记者:“这灾难片拍得太真实了,当一波接一波的灾难镜头袭来时,很多观众都发出了尖叫声或闭上了眼睛。虽然知道电影是虚构的,但大量畅想未来发展与当下环境的生存现状相结合,让观众觉得如此真实,好像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
“看完电影《2012》后,我连续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偶尔打个小盹,还经常被梦惊醒,梦的内容都是跟电影相关联的灾难画面。不是地震把高楼震塌,就是我们生存的大陆消失在海底。我和家人在梦里,像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拼命逃亡。这也让我在工作时提不起精神。”在哈市某银行工作的市民李先生说,他的同事们看完《2012》后,也都像他一样遭遇了“《2012》恶梦”。
据哈尔滨心理学会会长王超说,人都是有潜在恐怖心理的,只有处在特殊环境下,其恐惧感才会诱发出来,市民在电影院看了两个半小时电影后,多多少少会产生恐怖情绪,只要不影响现实生活,做恶梦属市民正常心理反映。为什么灾难体裁电影越恐怖越火爆?王会长分析,在人们内心深处,遥远的过去、深邃的宇宙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而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更加让人着迷了。在当今社会,年轻市民面对的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较单调,需要灾难片这样体裁的电影调剂生活,这也是为什么像《神秘代码》、《2012》等灾难片越刺激越受欢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