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五大连池市“六进农家”助推新农村建设
2009-12-01 22:45:22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日讯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五大连池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六进农家”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推动发展、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作用,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是“学进农家”,着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充分利用市乡党校、农村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等培训基地,依托“科技三下乡”、“科普之冬”等活动载体,通过举办巡回演讲、专题讲座、播放科普片、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惠农政策、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农业实用技术等内容的学习培训,不断为农民群众“充电”。同时,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三个代表”责任区的示范效应,采取菜单式、基地式、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把课堂培训、科技示范、成果展示、农技推广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立体式、多层次、全方面的特色培训体系,有力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和致富能力。目前,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66期,培训党员群众2万余人次,全市80%以上的农民都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

  二是“富进农家”,着力拓宽农民致富门路。各乡、村党组织依托“三个代表”责任区这一有效载体,组织责任区党员通过开展“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活动,积极为农户寻找符合实际的致富项目和技术,提供帮扶资金,帮助其脱贫致富。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党员干部共为农户引进致富项目400余个,提供实用信息500余条,解决帮困资金500万元,达到了“为群众出力、让群众满意”的效果。同时,各乡、村党组织还通过挖掘资源优势、拓宽劳动力转移等途径,做活产业调整、土地规模经营、劳务经济等文章,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门路。全市建立各类农村科技示范区15万亩,新转移劳动力2480人,土地规模经营20万亩。

  三是“情进农家”,着力解决农民实际困难。大力实施“党群连心工程”,要求党员干部充分运用“民情恳谈”、“三为三心”、“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等工作方式方法,带着真情、带着感情走访农户,具体做到“五必访”,即:婚丧嫁娶必访、子女入学必访、家庭不和必访、邻里矛盾必访、乔迁新居必访,并及时帮助协调解决资金、技术、销售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深入开展“一对一结对子”、“送温暖献爱心”、“冬衣暖人心”等活动,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目前,全市农民党员和群众结成帮扶对子3500对,为群众解决难题1480余件。

  四是“乐进农家”,着力建设农村文明新风。以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为平台,通过开展组织转汇演、歌手大赛、秧歌、各种棋类比赛等农民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特别是新发乡德安村和太平乡南泉村文化大院吸引了数百名群众经常参加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远近闻名的“文艺人”。目前,全市共建立“文化大院”45处,组建秧歌队93支。在国庆节前后,各乡镇、村屯共举办秧歌、篮球、象棋等比赛和文艺演出65场次。

  五是“美进农家”,着力构建农村优美环境。坚持以美化人居环境和提升思想境界为核心,突出“新村庄、新环境、新生活”特点,要求广大党员带领农民群众以生态美、心灵美、环境美为内容,积极开展“脏、乱、差”整治、文明新风和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对村居环境进行净化、美化和绿化,营造了“村容整洁、村风纯正、举止文雅、邻里和睦”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今年的植树造林工作中,责任区党员群众以“绿化山川、造福子孙”为目标,开展了以农田防护林、讷谟尔河沿岸水源涵养林和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为重点的人工造林活动,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远近呼应、田林交错的造林绿化新格局。

  六是“法进农家”,着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各乡镇党委利用“三下乡”、“五五”普法宣传日等有利时机,组织协调和配合法院、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并针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维权专题讲座,努力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年初以来,共举办了法律法规培训班56期,培训党员群众达5000余人次。各村普遍开展了“平安家庭”、“守法家庭”评选活动,在党员责任区内为无职党员设置了普法宣传员、信访普查员、治安巡视员、民事调解员等10个岗位,及时调解矛盾纠纷46起,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