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日讯 题:创新发展思路开辟发展路径
王 涛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次促进林区跨跃发展的难得机遇,把开展好活动作为政治责任来对待,创造性地实践,才能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一、打开理论视野,形成科学发展新思路
科学实践源于发展思路的科学定位,科学发展新思路的形成源于对实际的深刻分析和理论上的坚定清醒。
新林,这个全国最大的林业局,曾因经验多、产量高、贡献大闻名全区乃至全国。从铸造辉煌到进入维谷到图强振兴,我们清楚地看到:四个因素成为科学发展羁绊。其一,政企不分使经济和生态价值的取向目标难以兼容、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财政和企业两种资金混淆,体制问题成为经济发展边缘化的根本性问题。在靠市场配置资源的今天,体制的“弱性”使统筹发展缺乏保障。其二,“大木头”经济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一段时期内实现了增长快、形势好、实惠多,人们习惯了增效益的目光盯着木头看,谋发展的举策朝着林子下,唯木独尊的思维“惯性”使可持续发展缺乏基础。其三,生产方式影响思维方式,人们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甘于现状,创先争优、创新求实、创造发展的精神和动力不足,这种执行上的“惰性”使协调发展缺乏战斗力。其四,原字号产品比例偏大、支柱产业单一、产业结构趋同,这种产业上的“个性”缺乏,使全面发展缺少支点。
症结是“的”,武器是“矢”,解放思想是一把利器。我们从拿什么解放思想出发,在全区开展了学习型组织建设。采取学议、学评、学研、学联,走企业、进工厂、入工段、访社区,脚踏实地解放思想;举办“创业创新创优”、“科学发展动力”、“践行新林精神”等干部论坛和开展“以案促学”,提高站位解放思想;组织“解放思想之旅”,吸纳优长解放思想;开设“三学面对面”电视大讲堂,分享成果解放思想。新林在解放思想中统一了思想。区委秉持“保护好资源就是可持续发展”,“综合开发利用资源才能做到统筹协调”,“科学发展既要见物更要见人”理念,确立了“一四三”发展新思路,即贯穿生态建设一条主线,抓住弘扬新林精神、发展新兴产业、创新管理机制和改善民生四个着力点,力争实现森林资源蓄积、经济总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三个大幅度增长。
二、突出实践特色,打造科学发展新模式
作为林业资源型地区,要从调结构、上水平入手,大力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打造“产业创造十产业升级十产业孵化十产业转移”的复合发展模式,使新兴产业生态化、优势产业规模化、生态产业品牌化、主导产业国际化,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致富户星罗棋布的发展局面。
新兴产业生态化。随着林木资源萎缩,发展替代产业迫在眉睫。新林处在两条成矿带上,把这种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要进行勇于思变的产业创造。引进位晋全国五百强的云冶集团投资开发塔源铅锌矿,发展生态矿业,目前,该矿已试生产,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25亿元。招商引资开发塔源铜多金属矿,开辟了全地区有色金属开采的先河。今年,该矿又建设了年采选10万吨的金银坑口和选厂,达产后该矿年生产铜精矿5000吨、硫精矿8000吨、铜精粉3万吨、金10千克。
优势产业规模化。新林现年木材产量36万立方米,把产量优势变为竞争优势,延长产业链条,扩大终端需求,要进行强筋壮骨的产业升级。黑龙江盛兴集团、IH国际有限公司和新林签订了建设年产5万立方米家具及装饰板材贴面烤漆项目;兴盛集成材厂与杭州神彩贸易有限公司合作,上马高档实木建筑材料及家具部件生产线项目。在盛兴、兴盛两大龙头带动下,林产工业产能达到10万立方米高密度板、2万立方米刨花板、1万立方米胶合板、1.1万立方米集成材、0.5万立方米单板,拥有家具部件、地板龙骨、立式菜板等20余个系列精深加工产品,打造了“林产工业航母”,提前实现了原木不出区。
生态产业品牌化。把最敢叫响绿色食品的地方这一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要进行破茧成蝶的产业孵化。实施“致富工程”,重点发展食用菌养殖,不让一个家庭在小康路上掉队,形成了“千家万户有产业、千军万马促发展”态势。全区5000余户家庭参与到工程中,养殖黑木耳8000万袋,产值1.4亿元。新林荣获“全国林业系统职工致富先进单位”和“大兴安岭地区家庭致富工程示范区”称号,被命名为省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此外,打造了“樟子松”品牌,该品牌食用菌获中国有机食品、国际首届烹饪大赛指定产品、农业部向北京奥运会推荐产品等殊荣。
主导产业国际化。在资源面临枯竭的形势下发展主导产业,把生产作业的组织优势变为创业优势,要进行造船出海的产业转移。确定了赴俄罗斯联邦森林采伐及木材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1.225亿元,建成后年生产木材27.8万立方米,相当再建一个“海外新林”,向打造中国境外最大木材生产加工基地迈出了坚实一步。
三、注入生机活力,培育科学发展新优势
推动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发展的可持续,要集合内力,积蓄实力,聚结合力,不断培育新优势,以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趋向。
加快体制改革。作为全地区体制改革试点,我们把镇场改革作为突破口,遵循地方政府、资源管理、林业企业“三权分离”原则,将林场全部从生产经营型转为生态公益型。继而,启动林业局改革,按照“政企、事企分开,效能优先”方针定位、归位、补位,组建林业经营、营造林、境外采伐、绿色产业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建立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加强基层党建。为把干部队伍造就成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脊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实践科学发展的坚强堡垒,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着力实施“素质工程”。一方面,实行“三学两评一考”,提高干部用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的主动性、推动跨跃发展的执行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实行干部积分制,将学习成果、工作实绩、能力锻造、和谐指标等数字化,让干部进取有方向,把握有准绳,提高有目标。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实行“十有”达标,即重点有突破、产业有发展、学习有收获、班子有提高、基础有夯实、环境有变化、落后有转变、管理有加强、工作有经验、收入有提高,从而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及党的建设的要求具体化,夯实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
筑牢群众基础。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为民造福的过程,实现科学发展才能具有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实施“春风工程”,在加强社区建设中扩充岗位、在做大产业中创造岗位、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开发岗位,基本实现人人有业可就。实施“安居工程”,改造棚户区16.2万平方米。实施“扩保工程”,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同比提高67%,位居全地区第一。实施“升温工程”,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7.4万平方米。实施“助飞工程”,对在新林就读三年考入本科的学生,给予5000至10000元奖励。实施“便民工程”,把社区建成党群合心、生活宽心、环境舒心、文化悦心的共同体。通过把民生课题项目化运作、工程化实施,基本实现了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新林被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城区”、“省文明城区”、“省平安区”。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自觉行动、发展思路、具体措施、践行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定会开创出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