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陶瓷人生——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周玉
2009-12-07 15:59:31 来源:东北网  作者:朱丹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周玉院士。

  东北网12月7日讯 题:陶瓷人生——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玉

  记者 朱丹钰

  周玉,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材料分会理事长。多年从事陶瓷的相变与韧化、陶瓷复合材料的抗热震与耐烧蚀性能及其在航天防热部件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日前,周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玉的“勤”

  “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是周玉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老老实实,不要投机,一分勤力一分酬。”周玉淡淡而坚定地说。对于此次当选院士,他说:这要感谢国家、感谢学校、感谢前辈、感谢导师和自己的团队,没有大环境及大家的支持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其实,正如周玉所说“一分勤力一分酬”,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他不懈的努力和拼搏。

  周玉1978年,作为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届学生考入哈工大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1984年,周玉从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但周玉没有就此满足,1985年,在校任助教的周玉开始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材料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雷廷权教授。从此,周玉开始了他的陶瓷人生。

  1987年,周玉作为国家教委首批中日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来到了东京大学。进入学校的第二天他就开始了实验工作。周玉工作十分勤奋,每天早出晚归。实验室晚上的电压比较稳定,有利于电子显微镜观测,许多重要的实验周玉就在夜晚完成,有时通宵达旦。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周玉就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几乎全部试验工作,受到了双方导师的好评。

  1988年,改革开放近10年,和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成为出国的热点。这年10月,周玉回国的日期到了。当一些中国学生为回国还是留在日本而痛苦抉择时,周玉谢绝了日本导师的诚心挽留,带着自己的全部实验结果(包括400余张电镜的底片)资料按时回到了母校。

  回忆起这件事,周玉说,当时我没有想什么,只觉得时间到了,就回来吧!日本的科研环境和条件虽然比较优越,但母校哈工大有我的老师、同事,他们替我承担着我应该承担的任务,让我出国学习。母校有我的学生,还有我的工作、我的责任。


 

  周玉的“聚”

  周玉最初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研室,后来又组建了材料科学系特种陶瓷研究所。无论在哪个集体,周玉都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大家,组成了一个优秀的、团结向上的集体。

  周玉教授就像一杆旗帜,用个人的人格魅力感召凝聚着特陶所团队中的每位成员。目前研究所的许多老师都是因为周玉的热情相约而留了下来。1996年,贾德昌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提前留校了。当时,博士生找工作非常容易,很多同学不愿意留校,贾德昌也找好了北京一家研究院。周玉觉得在课题组的建设中,急需一个像贾德昌这样的助手,希望他留下来工作。

  贾德昌说:“当时,周老师找我谈话后。我觉得虽然条件艰苦了一些,但能和周老师一起从事先进陶瓷材料方面的科研工作有挑战、有意思,就义无反顾的留下了。”也正如周玉所希望的,他日后成了自己的得力助手,课题组科研及管理的骨干,并逐渐成长为所里多功能航天防热陶瓷复合材料及应用研究方向的带头人。

  如今的研究所已有师生近百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6人、讲师4人。追忆今昔,特种陶瓷研究所副所长贾德昌教授非常感慨地说:“当时包括雷廷权院士、周玉教授,整个课题组一张桌儿就能坐下。”

  周玉的“勇”

  “当初我们课题组实验室还在机械楼地下室时,对门实验室的隔壁就是学校的配电房。有一次,大家正在做实验,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喊失火了。当时,正好在实验室的周玉老师,还在大家发愣的时候,二话没说,抄起灭火器,跳出对面屋的窗户,冲进了往外冒烟的隔壁配电房……”周玉的勇敢至今仍让贾德昌记忆犹新。而周玉的勇敢却不仅仅表现在生活中,在科研中,他更是敢于迎接挑战。

  鸡西柳毛碳素公司有亚洲最大的优质天然石墨矿。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国内专家充分论证,公司确立了生产天然石墨电极、代替人工石墨电极的构想。为实现这个振兴地方经济的计划,鸡西市政府和民间共计筹措了资金约1.2亿元。然而生产线建成后,生产出的天然石墨电极却不合格。企业陷入了困境,心急火燎地派人四处求援。国内许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俄、德等国的专家都对这项生产技术难题束手无策。

  1997年下半年的某一天,碳素公司的代表焦急地来到哈工大,找到了周玉。当时,周玉课题组的几个重要的科研项目正处在攻关阶段,任务十分紧。他详细了解情况后对公司代表说:“让我们试试吧,我们会利用掌握的所有技术能力,尽最大的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没有十足的把握!”

  接下了这个项目就等于埋藏下一个潜在的危机。如果这个项目失败,势必对课题组的信誉和将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周玉对课题组人员说:“如果这个项目搞成功了,就会给鸡西多少工人带来工作和希望,给地方带来多少财政收入啊!科研工作者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我们身上同样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在周玉的指导下,课题组从1997年9月开始接手这个项目,经过一年多艰苦的技术攻关,终于在提高导电性和抗氧化性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胜利完成了项目的预期目标。

  周玉的“严”

  谈起对老师的印象,周玉的学生反映最多的是周玉的“严”。

  对于学生培养,周玉把自己对于科研工作的认识贯穿到教学中。他认为,不能把让学生修够学分、毕业作为培养目标,而应当让学生与工程科研项目结合,争取出高水平的科研学术成果。

  周玉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他定期检查学生的课题进展情况,如果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他就会给予严厉批评。硕士生小王由于着急毕业,对实验结果分析得不清楚。看了小王的论文后,周玉严肃地说:“这样做论文是不行的。不要着急,要对自己负责!好好做!”

  当论文工作接近后期的时候,周玉勉励教导学生,越到后期,越是收获的“季节”,但不能急于收秋,要乘胜追击打歼灭战,以求论文的成果和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获得最好效果。周玉的博士生冯海波在论文初稿完成后提出答辩要求。看了冯海波的论文,周玉提出,你的论文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如果再深入分析一下,效果会更好!后来,冯海波通过努力钻研,论文最后获得校优秀论文……

  周玉还充分利用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开阔学术视野,为学生开出新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他说:“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要让学生不断地接受国内、国际先进的东西,开拓创新。”欧阳家虎说:“近三年来,所里请了近30名中外知名学者来作报告,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氛围,让学生对学术前沿有了更多更好的理解。”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