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大力开发人才资源。
我省正在建设创新型省份,但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优是黑龙江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就是要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上找到符合实际的切入点,尽快实现新的突破。而实施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我省有较强的科技、教育和人才优势,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明显不够,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迫在眉睫。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就是要把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作为统一工程来抓,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全面实施后,捷报频传,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必须正视,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机制需进一步健全,许多创新成果的中试缺少资金的支持;人才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创新型人才偏少,高新技术人才偏少、非公经济人才少)等问题。据报载,2000年以来,浙江省共引进各类人才21万多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1.9万人。搜索浙江人才引进政策,从人才公寓到推出人才安居工程,创新举措不断。浙江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人才小省发展为人才强省,其中奥妙值得探寻。答案就是“全方位引进讲究实用”,让人才柔性流动。我省引进人才政策还需在“创新”上下功夫,同时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协调机制。人才工作涉及到各部门、各方面,需要人事、科技、教育、劳动等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经常性的工作机制,定期沟通情况、分析形势、研究政策、协调落实,以形成合力、齐心协力地推进人才工作。
2010年将是我省深入推进“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和取得实效的关键一年,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这些创新措施尽快制定,才能使高层次人才队伍更加稳定,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