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围绕“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
2009-12-11 16:15:0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姜斌 赵宇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省组建了服务外包职业教育集团,有73所学校和46家企业加盟,开展了广泛的订单培养合作。组建了8个软件学院,开展了服务外包和动漫制作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为一批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生产服务。图为服务外包产业在大庆蓬勃发展。本报记者 郭俊峰摄(本报资料片)

  黑龙江新闻网讯 哈工大装备制造创新平台项目通过论证,针对龙江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的工研院挂牌启动,一期将创生10个与我省企业合作的技术改造项目和原创项目,在1~2年内将取得接近100亿元新增工业产值。自我省全面实施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以来,好消息不断传来,这只是其中之一。我省正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以满足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人才需求为重点,加强政策的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行动计划”的实施,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了智力保障。为应对危机保增长,省科技厅启动了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今年上半年,240家高校、院所,组织科技人员1153人到353家企业;推介成果432项,其中专利236项,达成合作意向196项;了解企业技术需求396项,落实需求139项。通过科研项目合作的形式加深科技人员与企业的合作层次和深度,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校企对接和产学研结合进行得有声有色。各高校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推进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高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050项,获科研经费29.2亿元,其中精选80多项可产业化项目向社会、企业推荐。齐齐哈尔大学的“角质玉米饮料技术”已在北大荒集团绥化分局转化投入生产,其系列产品已进入全国市场。省教育厅组织了全省高校200项科技成果展和校企对接活动,省内14所高校和300余家民营企业参与,16家企业与高校签订了17份技术与产品研发合作意向协议。并完善26个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省内40多家企业建立起长期紧密的科技合作联系。学科专业建设和职业教育发展针对提高服务能力进行调整,增设了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新材料、装备制造等10个学科群。

  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培养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生态环境保障、老工业基地改造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等工程建设,我省调整修改了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规划,新建了11个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目前全省已有各类学科梯队1592个。围绕重点攻关项目,扩大博士后培养规模。今年新建了10个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发展到150个。龙江博士后创业园在筹建中,为博士后人员创办科技企业提供平台。

  拟定了《国家外国专家局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引进国外智力为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发展现代农业服务合作框架协议书(草案)》,初步确定了涵盖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农业、煤电煤化、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领域的100个引智项目,近期将签署协议。

  在完善哈大齐工业走廊和东部煤电化基地人才服务中心功能的同时,新组建了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和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人才服务中心和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人才服务中心,搭建区域人才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吸引海内外人才,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省科技厅正调研设立“科技创业奖”,旨在全省范围内评选依靠科技创业致富的典型,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带着成果创业,推动我省科技创业队伍壮大。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