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经适房竣工130万平方米 10年逾18万户家庭受益
2009-12-16 10:24:4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王履臻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6日讯 哈尔滨市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额由3万元增至4万元消息传出时,恰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被确定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市房产住宅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哈尔滨市自10年前确立经济适用住房供给制度以来,一直不断探索经适房管理的新模式和惠及普通群众的新途径。今后,更要将经适房作为哈尔滨市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的重要途径。

  经适房货币补贴更贴心

  据了解,哈尔滨市自1999年开始实施经济适用住房供给制度。截至去年底,10年间全市累计建设经适房167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85亿元,先后竣工红旗、闽江、科大、苗圃、机场路迎宾小区、泰山家园、群力宜居家园等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大项目50余个,逾18万户家庭从中受益。

  与政府限价、实物供应经适房相比,2006年在国内率先实施的经适房货币化补贴更令市民获益。这一“选项”施行3年来,已成为符合经适房申购条件市民的首选,在全市累计核准的2.9万户家庭中,其中70%以上申请货币补贴。全市累计发放货币补贴资金1.42亿元,为4732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今年还将再摇1000户。

  经适房供应量持续扩容

  鉴于传统模式下建设的经适房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户型选择余地小,部分中号家庭无奈弃购等情况,2008年初,哈尔滨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开工建设规模标准,确保经适房建设总规模不低于当年全市新建住宅建设总量的18%。此举不但保证了房源增长的稳定性,还将新增房源有效分散至各区,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可就近选择合适的房源。

  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强力推动下,配合大范围推进的棚户区改造,今年哈尔滨市确定的经济适用住房目标为建设规模100万平方米,截至10月末实际开工规模已达205万平方米,完成年计划的205%,预计年末哈尔滨市经济适用住房竣工规模可达到130万平方米,又将有万余户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让更多低收入人群搬入经适房

  实施经适房供给制度10年来,哈尔滨市创新确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成功经验在国内备受关注。截至目前,已有郑州、长沙、沈阳等20余个兄弟城市来哈尔滨市“取经”。

  市房产住宅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结合哈尔滨市实际,今后要将经济适用住房作为增加普通住房建设的重要途径,增加经济适用住房供给,将更多低收入人群纳入经适房保障范畴,帮助那些买不起商品房又不符合廉租房申请条件的“夹心层”早圆安居梦。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