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8日讯 漠河县筑路养护处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围绕“争当先锋、拓宽思路、调整结构、促进发展”实践主题和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与稳定这个中心,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激活体制机制,企业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牵动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使企业走出困境,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找准定位,让学习实践活动成为凝聚企业精神的“强心剂”
随着林区“两危”(资源危困、资金危机)的出现,筑路养护任务逐年减少,机械设备老化,生产任务不足,成本缺口大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困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个处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发扬企业精神相结合,坚定了“无论困难有多大,企业精神不能垮”的决心,带领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与企业共度难关,共谋发展。
一是抓班子,凝聚人心。领导班子以提高整体合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学习型、堡垒型、创新型、发展型“四型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学习调研,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大讨论,使班子成员达成了“只有思想大解放,才能实现经济大发展”的共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树正气、提素质、谋发展,班子成员之间比理论素养、比学习收获、比工作业绩,营造了讲学习、讲政治、讲团结、讲民主、讲发展的浓厚氛围,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处领导深入一线参加生产实践,和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广大党员做出了表率。
二是抓党员,激励人心。筑路处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和渠道,努力打造政治优良、作风过硬、专业精湛、业绩一流的党员干部队伍。党总支从强化教育入手,对机关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对生产一线党员设立了党员流动学习车,送学到各生产工段。总支班子成员亲自担任理论教员,为党员干部讲党课。同时,要求广大党员钻研业务,在各个方面做行家里手。广大党员横向看能力水平,纵向比贡献精神,先后涌现出了为抢救国家财产,不顾个人安危的机械修理工张远清;骨折不离工作岗位的测量员朱洪武等一大批优秀党员,激励了广大职工向党员看齐,积极投身到企业发展中来。
三是抓思想,拢住人心。筑路处坚持开门搞活动,发挥每名党员政治宣传员的作用,大讲形势任务,做好每名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爱岗敬业。党总支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了增强主人翁意识系列教育,聘请道桥工程师讲授专业知识和电脑应用技术,号召职工学业务、练绝活、学绝招;输送业务骨干参加上级各种培训班,让他们成为业务能手;请先进典型传经送宝,激励职工学先进、赶先进。现在,筑路处一线职工均能做到精通两种以上机械驾驶技术、熟练掌握至少两项专业技能。党员王海平胃病很严重,常年吃药,仍带病坚持工作;一线职工高维龙操作装载机有一套绝活,古莲河煤矿两次高薪聘他都被拒绝了。
二、丰富内容,让学习实践活动成为塑造企业形象的“奠基石”
党的形象、企业形象,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声誉,更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为此,这个处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树立企业形象相结合,在“三个塑造”上下功夫,全力打造文明进步、充满活力、管理有序的现代企业。
一是加强环境建设,塑造文明形象。党总支把树立企业新形象,作为振奋职工精神,增强职工信心的突破口,重点对厂区和周边环境进行了美化和亮化,栽植鱼鳞松、樟子松、山丁子等绿化树种570株,种植花卉2000余株。广大党员深入岗下责任区开展环境治理、入户服务等便民活动,比服务、比形象、比作风,赢得了群众的好评。同时,利用机械设备多的优势,投身到临时性居民区街巷道路面硬化、大雪天气国道疏通等任务,体现了大局意识。被省文明办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塑造廉洁形象。由于这个处属于能源、物资消耗型企业,每个关键岗位和工作环节出现疏忽都会给单位的经济乃至声誉造成损失。为此,我们把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作为边学边查边改的重要内容。从行政管理上,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岗位管理责任制,细化了管理指标;从组织行为上,把党员干部在经济范围内的行为表现纳入民主生活会述职和组织生活会评议党员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实施组织监督;认真推行企务公开、党务公开,增强民主管理的透明度,让所有的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参与管理进行监督。既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紧迫感,更让职工群众充分行使了民主权力。同时,党组织深入开展了“比廉洁、让清风永驻,比操守、让形象彰显”的大讨论,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材料股长党员朱俊孝为了给企业节省资金,每次购买物资时,都讨价还价、货比三家,有的销售点想用回扣的方式拉拢他,都被他婉言拒绝了,体现了一名党员的风范。
三是加强民主建设,塑造主人翁形象。这个处牢固树立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职工的民主权力。企业改革、战略调整等重大决策的出台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对生产经营中的经济运行、发展状况等重大事项定期进行公开,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让职工知情、知底,有权决定企业发展命脉,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为企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为扩大监督范围,党总支还选聘了6位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监督员,及时为党组织和企业把脉。涉及评议党员、先优评选、干部选拔等项工作一律征求所在社区党组织的意见,保证了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注重效果,让学习实践活动成为加快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加快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是管理企业的关键之所在。筑路养护处把查找整改不适应不符合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突破经济工作中的难点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着力解决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推进企业经济实现了新的跨跃。
一是抓住机遇,谋求发展之策。筑路养护处针对“主业吃不饱、要靠副业找”这一现实,紧紧抓住县委提出的实施生态立县、旅游活县、经贸强县、特色兴县、招商富县的“五大战略”这一有利契机,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提出了“巩固主线、开发外围、依托优势、梯次前行”的发展思路。在新农村建设、发展旅游业、工业园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中,我们主动出击,先后承揽了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通村通县公路、街区改造、旅游景区建设等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产值超过千万元,创造了企业建设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二是科学管理,夯实发展之基。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管理上必须创新,墨守陈规不可能产生创新力,也无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为此,这个处结合企业实际,在“开源”的同时还在“节流”上下功夫,推进各项管理改革措施。在生产管理上,坚持向人为可控因素要效益,以成本控制为主线,挖潜增效降低成本。在全处推行月成本核算制度,每月的成本月清月结,使成本管理更加有效。推行了生产技术员分片蹲点制度,把以往日常检查改为分片蹲点包干,11名党员分别在五个段、队施工现场进行把关,有效降低了成本消耗,全年节约办公经费2万余元,企业向人为可控因素要效益达3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节约挖潜增效。
三是增强后劲,拓宽发展之路。企业要发展,就得做大做强,面对筑路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这个处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调整结构为重点,以科学发展为目的,立足实际,超前谋划,积极推进企业的转型,不断拓宽经济增长点。在项目建设集资融资上,采取“指山卖磨”吸资金、“掏空腰包”注资金、“借鸡生蛋”活资金,解决了资金短缺这一瓶颈问题。已经把3000平方米的办公楼改建成80张床位的宾馆;改建了15个大型车库;创办的股份制物流公司,每天占有30个车位,日发车量平均达80%,年可创造效益1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