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紧扣发展主题 发挥组织作用
2009-12-18 14:32:38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晓旭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8日讯 为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贮木企业实现快速、稳定、健康发展。西林吉贮木场党总支结合企业实际,从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入手,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这个工作重心,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强发展之基,为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班子素质的高低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活动中,党总支为提高班子成员的自身素质,利用中心组学习阵地,定期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领导科学、企业管理等知识,确定了“争做学习型领导干部”的目标。在企业经营发展中,领导班子立足实际,议大事、谋全局、把方向,经过多次深入调查和研究,大胆提出了“打造漠河原木品牌”的发展战略。为增强班子成员的廉洁意识,党总支开展了“树立八个方面良好作风”大讨论活动,使班子成员经常性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成为勤政、廉政的表率。在选人用人、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问题上,坚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形成了一个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遇事勤沟通、勤商量,通力合作的坚强集体。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立了班子成员包工段的工作制度,班子成员全部深入生产一线,与职工并肩作战,做到事事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二是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他们始终把党员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深入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颗星,一个支部一面旗”活动。将各支部和每名党员的岗位责任、工作目标、工作标准、经济效益作为“星旗联创”内容。在党员队伍建设中,严把党员入口关,把政治素质好、作风优良的管理干部吸收到党组织,把懂经营、会管理的党员聘为管理干部,保证所发展的党员个个都叫得响。岗上46名党员树起了46面旗帜。“产量我最高,质量我最好,技术我最精,业务我最行”已成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行动。为充分体现出党员的先锋意识,在机关股室、生产工段设立了27个党员先锋岗,实行挂牌服务,公开工作内容,量化工作标准,让广大职工群众来监督,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冬季木材生产关键阶段,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等难题,生产党支部成立了由19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突击队,专门攻难克险,从而保证了木材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一段6号车长王志广在车流多,归楞任务重的情况下,他带领全组工人争时间、抢速度,克服了天气冷、工作时间长等诸多困难,高质量完成了生产任务,使生产党支部成为飘扬在楞场上一面耀眼的旗帜。

  三是强化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党总支开展了以“带头学习政治、带头遵章守纪,带头钻研业务,带头完成任务”为内容的“四带头”活动,把“工作质量高,生产业绩突出”作为标准,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生产副场长党员鲍新刚在生产期间,始终战斗在生产第一线,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岗、最后离开造材台,在职工群众中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四段段长王立和,哪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不管险、累、难,甘于奉献,时时处处发挥表率和骨干作用,他所负责工段的木材生产年年都保持了产量、数量、质量三个第一。用自身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其他环节干部,有力地激发了党员岗上做奉献的积极性,亮化了党员的整体形象。

  二、谋发展之策,实现企业效益目标的最大化

  一是创新用人机制。不断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在人员使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起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打破了干部、工人、知青的身份界限,对所有中层管理干部一律实行公开竞聘上岗,真正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活动开展以来,有23名富有生产经验的人员走上了管理岗位。有7名不称职的管理人员被调整分流。同时,在生产淡季,对股段级干部进行换岗轮训,通过推荐考试考核,建立股段级后备人才储备库,现已有7名优秀人才选被列为股段级后备人选。

  二是创新激励机制。党总支在企业决策时,注重发挥群体优势,综合集体智慧,鼓励党员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凡是涉及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具有全局性、方向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都组织党员进行座谈和讨论,倾听党内外意见,确保了企业决策不失误、生产管理不失控、国有资产不流失。在讨论中广大党员先后提出的20多条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均被采纳。党员、电站站长罗利波,为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增效,提出“动照分开,一杆一闸”,此项办法实施后,年可节约资金20余万元。

  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是企业保持基业常青的源头活水。为此,党总支从加强贮木生产、木材调运管理入手,发挥班子成员集体智慧,改革完善管理机制和措施,按照林业局的生产成本单价,按树种、材种、材长和径级把直接生产成本进行岗位分解,直接与工人工资挂钩。建立了产品质量、作业质量与职工工资挂钩的以质定薪机制,把企业效益和职工利益捆绑在一起,改变过去固定计件工资、固定单位成本为现在的浮动工资和浮动成本,把死成本变成活价格,实行了优质优酬。职工每月平均可多增加收入85.7元。有效地增强了职工深挖造材增值潜力的积极性。实现了经济材比重由过去的90%提高到93.12%,同比提高了3个百分点,一年可以多出经济材7683立方米,为林业局增加利润384万元。

  三、铸发展之魂,营造和谐向上的发展氛围

  一是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功夫。党总支把职工教育紧紧抓在手上不放松,坚持在提升干部职工素质上找答案,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经常性的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对管理干部、装车长、电锯手、检验员等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先后举办了企业管理、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木材检验等培训班2期,参加人员242人,培训期间按学习成绩计发工资,不合格不准上岗,促使职工工作高标准、技能高水平。

  二是在改善工作环境硬件设施上下功夫。为提升企业文化理念,党总支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定期开展拔河赛、排球赛、演讲赛等文体娱乐活动。结合木材生产实际,在各工作岗位上,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对评比中获胜的工段、班组和先进个人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和奖励,不仅陶冶了职工的思想情操,更加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自豪感。为营造清新秀美的生产生活环境,从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入手,投资21万元新建二三段职工休息室,使职工在工作中感受到一份舒畅、一份轻松。投入60万元改造了彩钢保暖全封闭归装机房26台,现已成为场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是在保证稳定职工队伍上下功夫。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为稳定职工队伍,他们始终做到“四到场、八必谈”,切实解决职工的心理矛盾和思想负担,对工伤职工和特困职工建立了帮扶档案。共为生产一线职工解决烧材108车,为特困职工发放大米、白面135袋。组织机关干部创收融资3万余元,为特殊岗位职工办理了人身保险。为外地职工提供住房补助5200元,对7名职工子女考入高等学府捐资助学16000元。在转产期间,党政领导多次深入北极木业商谈务工事宜,先后分三批组织机关管理干部、检验员、量材员、锯手、评等员等128名技术人员到北极木业工作,保证人人有活干,个个有收入,有效地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

  在全场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贮木场连续三年被县委评为“发展型班子”的荣誉称号。连续7年被林业集团公司授予“标兵贮木场”和“最佳贮木场”称号,今年又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集体。

  他们在成绩面前,不为所累,积极探索,继续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县局“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