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哈尔滨品牌豆腐生产条件参差不齐 卖不过“三无”豆腐
2009-12-24 10:41:2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贾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4日讯 豆腐生产加工条件参差不齐,很多小作坊因价格便宜而占据着市场。自2008年以来,哈市加大对豆腐小作坊监管力度后,目前现状有所改观,但近日记者走访发现,食用豆腐仍让人感到有些不托底。

  23日7时许,记者在红旗综合市场门前看到,一个用木方钉起的简易摊床立在马路边,一年近50的男子正在将豆腐切块,那些待售的豆腐成摞堆在他脚下的路面上,每板上面虽有一层塑料膜覆盖,车辆驶过带起的风,把塑料与豆腐吹得离体,裸露在外的豆腐无人问津。站在寒风中叫卖的男子,不时擦拭鼻涕,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市民。

  这位自称姓田的男子说,他卖的是自家做的卤水豆腐,每天有30多板豆腐送到香坊、宣化、闽江等市场,在红旗小区市场,平时每天都能卖上五六板,现在是销售旺季,都在八九板以上,每板纯利润在10元钱左右。在谈到豆腐坊有无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等合法手续时,田某没有作答。对于豆腐坊不通过“QS”审查认证,产品将不允许上市销售一说,他更是摇头不知。

  在和平、辽河小区等市场,豆腐“裸体”销售随处可见,商贩们说向来都是这样卖。按食品销售相关规定,豆腐制品应在禁“裸”之列。

  与这些农贸市场上豆腐摊床红火的场面相比,位于淮河路上的某品牌豆坊则显得冷清。两名穿戴整洁的服务员指着挂着的某品牌豆腐经销点牌子说,这里是正规厂家的豆腐,比市场卖的豆腐贵0.50元,路边卖豆腐的一早上能卖几百块豆腐,他们一天也卖不了100块。

  正规厂家的品牌豆腐卖不过“三无”豆腐,据哈市一品牌豆腐厂的有关负责人说,为了能达到食品安全的相关要求,他们在加工条件及生产工艺上都必须做出相应投入,成本自然要增加。而那些无证照的小作坊很少有人监管,在这方面的投入基本是零,在这种不平等价格对抗中他们肯定吃亏。

责任编辑:黄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