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栗战书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12-25 13:30:12 来源: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栗战书同志的讲话

  (2009年12月15日)

  刚才,炳轩同志对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工作做了全面的总结和部署。这个讲话是指导明年经济工作的总纲,特别是围绕“八大经济区”建设和“十大工程"的深入推进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我们明年必须把握的主调。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下面,根据省委常委会讨论的意见和炳轩同志刚才提出的要求,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全省经济发展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今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受外部冲击最大、困难最多、挑战最为严峻的一年。我们之所以取得较好的经济发展成果,是省委统揽全局、从容应对、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化危为机的结果,是全省上下紧紧围绕保增长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积极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结果,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全力以赴保增长的结果。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55亿元,同比增长9.8%,全年增幅有望达到11%。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80.1亿元,同比增长9.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04.3亿元,同比增长44.7%;实现进出口总额129.9亿美元,同比下降25%;实际利用外资19.8亿美元,同比下降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2.5亿元,同比增长1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29.7亿元,同比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98元,同比增长11%。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961元,同比增长6%。全年粮食总产870.6亿斤,比去年增加25.6亿斤,创历史最高。以上指标,大部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使下降的,其下降幅度大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明年全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回顾一年来的经济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点,科学分析研判形势,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在去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们认真分析金融危机对我省的影响,提出要从五个层面来应对冲击:一是强化“三农",当时就提出,黑龙江只要“三农”是巩固的,基础是稳定的,就出不了什么大问题;二是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用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生产性消费增长;三是力保可能下滑的石油、石化、煤炭、装备制造四大骨干产业不下滑、少下滑;四是大力培育扶持潜力大、成长性好的14个行业、产业,即高新技术产业、旅游、物流、房地产、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医药、食品、冶金、建材、建筑、矿产、节能环保、文化产业等实现正增长;五是加大民生项目的投入,用民生项目拉动生活性消费增长。现在来看,今年我们的“三农”投入是最多的一年,涉及“三农”的项目建设也是最多的一年。农田水利建设大规模展开,新购置大型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近5万台(套),新建14万栋水稻育秧大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700个,土地经营权流转2808万亩,增长了20%。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12%、3%、1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增长6%以上。今年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最多的一年,几大领域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是开工最多、交工最多的一年。1-10月,省重点推进的300个大项目完成投资1429.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9.4%。大型重点水利工程迅速开工。开工建设了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续建和开工建设了三江平原9个大型灌区工程,开工建设了5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续建了19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了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伊春等4个城市和胖头泡蓄滞洪区围堤工程,续建和开工建设了8个大中型水库工程,续建了98座、新开工6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交通综合网络建设快速推进。铁路方面,哈大(连)客运专线、哈齐客运专线、前进镇至抚远、城高子至宾西、古莲至洛古河路段、哈尔滨西站、大庆新客站等项目开工。机场方面,伊春、大庆、鸡西三个支线机场交付使用。公路交通方面,年初计划交工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10项1272公里,实际交工和主体交工15项1791公里;年初计划交工农村公路1.2万公里,实际交工2.13万公里,已连续三年超2万公里,乡镇和行政村通畅率分别达到了94.3%和90.4%。电力项目建设进展较快。今年续建了牡丹江第二发电厂供热扩建项目,建成了佳木斯发电厂供热等项目,在建风电项目建设规模达到125万千瓦,重点建设哈尔滨供电区输变电等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中央批准和支持的扩内需项目完成的很好。截至目前,已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120.2亿元,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累计配套资金125亿元,由此带动了国有企业、民间资本投资超过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空前,全年有望实现5000亿元。今年四大重点产业“遏下滑’’和十四个重点行业、产业“保增长”成效显著,比预料情况要好得多。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开发新产品力度、开拓市场力度和保重点企业、保重点产品,以及强管理、增效益等措施,1—10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5亿元,同比下降46.7%,三个季度同比降幅分别为57.7%、53.5%、49.1%,呈现连续收窄的趋势;石化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 99.9亿元,下降5.7%,降幅控制在既定的范围内;煤炭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1.7亿元,下降0.8%,同比基本持平;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1亿元,同比增长7.4%,率先止跌反弹并实现较快增长;其它重点企业也实现了企稳回升,全省100户重点监测企业开工率达到了1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增幅分别为3.5%、8.1%、9%,形成了逐季上升的变化趋势。新经济增长点在保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10月底,14个保增长行业、产业,除矿价款收入下降32%、对外贸易额下降25%、冶金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 7.4%、物流运输业产值(1—9月)下降3%外,其它行业、产业均实现了正增长,且增长幅度都在10%以上。其中,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4.2%,建筑业产值(1—9月)增长1 6.2%,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长1 6.3%,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 6.9%,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全年)增长21%,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4.3%,建材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8.9%,房地产产值增长54.4%。今年的民生工程是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惠及民众最广的一年。年初,我们就提出,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不管金融危机的影响如何严重,即便是经济发展出现困难,即便是财政收入增长减缓,对民生的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在“小财政”支撑“大民生”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坚持实行“民生财政”,落实“民生预算”,预计全年省级财政用于民生的专项投入可达130.8亿元,同比增长49.2%,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来没有过的。这些投入极大地推动了民生改善。“三棚一草”改造方面,预计到年底,煤城和非煤城市、林区、垦区将完成改造面积3000多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改造将完成1878万平方米,廉租房建设可完成45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将达648亿元以上,“三棚一草”改造项目成为我省投资最多的一个领域。“三供两治”项目建设方面,新增日供水能力51万吨,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0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燃气用户29万户以上,在县乡两级开工建设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项目73个,全年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3500吨,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5万吨,新增绿化面积350万亩。教育、医疗、社保、就业、扶贫和农村新能源建设等方面,完成了37个共9.6万平方米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继续保持18万人职业教育规模,全面实施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外来就业家庭子女就近就学补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实现了全覆盖,完成76个村卫生室、165个农村乡镇卫生院和29个县级医疗机构建设任务;解决了40万“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养老保险问题,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和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标准,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推动创业带就业,开辟公益就业岗位,强化返乡农民工和企业下岗职工择业培训,1—10月份新增城镇就业6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1%,低于4.6%的控制指标。特别是近30万名应届和往届毕业大学生,大部分找到了意向就业岗位。继续推进第四批750个扶贫开发重点项目,预计年末可实现30万人脱困;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7万个,大中型沼气工程60处,联户和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20处。此外,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政权运转经费保障水平,今年共安排配套资金8.3亿元用于提高政法机关办案经费标准和改善业务装备条件;安排2.7亿元资金用于缓解乡镇财政困难,提高乡镇财力均等化水平,每乡镇约30万元;安排7.8亿元用于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水平,每村约7—10万元。在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的同时,我们把扩大内需同解决民生问题紧密结合,努力形成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态势,组织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工程,“汽车(摩托车)下乡”工程和社区“双进”工程,城乡市场购销两旺。1—10月,限额以上企业各类汽车销售22.7万辆,增长75.3%;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229.4万平方米,增长25.5%;省内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吃配省内钢铁、水泥、建材行业产品,折合产值超过了120亿元。


 

  第二点,把工作聚焦到“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上,经济发展的重点更加突出。按照省委提出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要求,积极引导和推动各市(地)、各部门把“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作为全省应对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增强了全省上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一年来,“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谋划和落地了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引领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哈大齐工业走廊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累计入区企业已达964个,同比增长28%,1—9月完成投资18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67亿元。1—9月,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48.8%、45.7%、94%。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庆高新区成为国家11个创新型园区之一,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科技园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组建了大豆、奶业、铝镁合金等9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中大豆、奶业2个联盟被认定为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东部煤电化基地项目建设不断深化,累计完成投资327.6亿元,已竣工投产1 2个项目,在建40个项目。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等粮食主产区基础功能进一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所提高,为夺取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建设不断提升,绥芬河保税区等一些标志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入驻各类项目上千个。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的个性化、生态化与规模化进一步增强,1—9月,全省接待的中外游客达到7801.6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453.3亿元。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推行了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非木经济等替代、接续产业发展。

  第三点,打出一整套“政策组合拳”,及时有效的政策出台支撑了保增长。年初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实际出发,打出了“政策组合拳”,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包括《关于帮助企业保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关于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稳定就业局势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搞活流通扩大内需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等23个文件,涵盖了经济、社会、民生,以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等十几个领域和行业,涉及财税、金融、土地、用工、社保、水电油运等方面上百条的政策。这些政策立足于破解难题,含金量较大,为全省在危机中抓住机遇,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保障作用。据测算,这些政策为全省企业累计减负2亿元,带动各类投资约10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50万个,生成各类项目3000多个,新增产值约1000亿元、利税约50亿元,帮助500多户企业恢复了正常生产,形成了巨大的政策溢出效应。

  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在极端复杂、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得到了历练,经受了考验,加深了对全局工作的把握,特别是在推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这样几点思想共识:一是必须运用政府有效干预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用“看得见的手”解决“看不见的手”不能为的问题,又要坚守市场机制配置有效资源的“底线”,防止“政府的手”替换“市场的手”,牺牲效能与效率。二是必须做到立足当前又面向长远,在保增长中推进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为增长积攒后劲,既要保持速度的增长,又要实现有质量的发展。三是必须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把“八大经济区”建设作为应对危机、调整结构、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四是必须高度重视民生,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让百姓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2010年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明确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政策取向,提出了“五个更加注重”的总体要求,确定了重要指导原则。这些都为明年乃至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描绘了清晰路径。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没有变,仍然定位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明年经济增长目标没有变,仍然定在8%的水平上。但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要求作了特别强调:一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今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单独作为一大部分突出出来,专门进行了部署,强调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日益成为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并要求从制度安排、结构调整、完善政绩考评机制入手,形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合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要求,抓住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本质和关键,也完全符合黑龙江的实际。二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取向和重点更加明确。财政政策主要是继续增加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的支持保障力度,这也是近年来公共财政的一贯目标和着力点。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增长了20.2%,用于教育、就业、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增长了29.4%。在此基础上,明年还要继续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财政投资保持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安排10500亿元的财政赤字,其中继续代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货币政策将新增7.5万亿元贷款,将比今年实际执行减2.5万亿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项目安排与中央重点对接;必须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力争对我省的财政支出不减少;必须努力扩大使用贷款规模,同时利用市场流动性充裕,盘活存量,保持投资总量继续增长。三是“五个更加注重”寓意十分深刻。表明明年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把各方面工作重点放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这些重要的要求,我们要认真把握。第一,要明确面临的形势。目前,我省经济正处于回升向好的关键时期,面临诸多考验。一是面临着既要“稳”,又要“快”,更要突出“好”的内在发展要求。尽管我省经济连续多年两位数增长,但邻近省份增速更快,我省持续加快发展的压力增大。2003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4057.4亿元,分别比吉林、内蒙高出1395.3亿元、1669亿元。到今年第三季度我省地区生产总值4955亿元,比吉林仅高出607.5亿元,比内蒙低940.5亿元,所以,加快发展还是第一位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以前三季度为例,全省工业利润同比下降52.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下降99.5点,工业总资产贡献率仅为17%,亏损企业高达1186家,这就逼迫我们必须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好”。二是面临着既要重点抓好“保”,又要加快搞好“转”的紧迫任务。实际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冲击对外贸易,特别是造成对俄贸易、引进外资下降,并传导到企业,直至对经济增速造成影响。但实质上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明年我们必须保11%以上的增长,没有这样一个速度,就业、增收、社保等许多问题都无法保证。另一方面,由于我省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十分紧迫。因此,必须在保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保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后危机时代赢得发展主动权。三是面临着既要巩固发展现有主导产业,又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责任。我省石油、煤炭、装备等产业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通过技术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去巩固和提升。但仅仅依靠这几个产业,不抓紧培育起几个具有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显然结构就比较单一,不是很优化的。我省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生物、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方面具有比较强大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人才支撑、研发实力和市场前景,这是我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依托,必须抢抓机遇,加快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四是面临着既要充分运用经济上行“动力”,也要时刻注意经济下行“压力”的现实处境。明年我省经济发展存在许多有利条件,可以说上行动力充足。中央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国家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于我有利。我省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通过近年来不断蓄势和铺垫,已经积蓄了一定的发展动力,特别是“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深入推进,更为经济由“慢”转“快”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全省干部群众面向未来更加充满信心,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热情和勇气更加高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仍然存在着下行或徘徊不前的压力。目前,国际经济复苏之路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外需萎缩局面仍在持续。国内产能出现过剩,内需不达预期。我省经济运行仍存在一些矛盾,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固定资产投资压力不小,财政收支压力更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都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并认真加以解决。

 

  第二,要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年我省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方针,把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总目标,把“五个更加注重”作为经济工作的总要求,把调整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基调,把“八大经济区”建设和“十大工程”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具体讲,就是强基础、调结构、提效益、惠民生、促和谐。强基础是我省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更好更快发展、长远持续发展的根基和重要前提,也完全符合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的投资方向。明年我们要继续把交通、水利、生态、城乡生产生活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推进,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而且要连抓几年。调结构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明年要切实把推进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为经济发展蓄积能量和动力。坚持正确的调整方向,经济结构向区域协调、城乡协调、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上调;所有制结构向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有退有进上调;产业结构向强“三农”、壮工业、特别要做大第三产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调;产品结构向高、精、尖知名品牌上调;企业组织结构向大企业重组、大集团建设和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上调。提效益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省经济效益偏低的问题由来已久,不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明年要把提高效益的任务叫响,深入开展效益年活动,打一场“强质提效、扭亏增效”的战役。惠民生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明年要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重点抓好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提高教育卫生水平、搞好扶贫救济、改善人居环境等工作。促和谐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明年要把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作为重点,畅通诉求渠道,维护群众利益,及时化解纠纷和矛盾,打击违法犯罪,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快推进“平安龙江”、“和谐龙江”建设。

  第三,要明确奋斗目标。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一是确定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的目标。这是比较积极、稳妥的,既是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自加压力、加快发展的长远需要。二是确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的目标。主要是基于对我省主导产业和企业景气度的审慎评估,既顾及到明年经济效益的提高,也考虑到市场转暖带来的良好预期。三是确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的目标。主要是基于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更有信心的一种考虑。同时,我省继续扩大投资需要在指标上自我加压,这也是强基础、调结构的现实需求。四是确定进出口总额增长1 5%的目标。主要出于对国际贸易有所回升、对俄贸易在适应性调整中将会有所作为的预期,还有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的预判。五是确定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的目标。主要是明年国际油价有望稳中有升,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大项目特别是财源项目大举推进,重点税收会有所增加,也是增加公共财政支出、扩大就业、保障民生、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三、坚决完成“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的各项任务

  明年是我省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衔接“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扩大应对危机成果、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因此,我们必须高点站位、重点突破,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

  (一)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不断强化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明年在抓项目建设的思路上,要坚持大项目、小项目一起抓,更加注重上大项目、好项目;坚持基础性项目和产业性项目一起抓,更加注重发展产业性项目;坚持传统产业改、扩、建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一起抓,更加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坚持政府、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和民间投资项目一起抓,更加注重发展国有企业和民间投资项目。在具体操作层面,既要加大开、竣工力度,抢时间,争速度,又要突出抓好300个大项目在建和续建,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6700亿元,力争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目标。一要突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改善我省经济发展硬环境。以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工程为重点,集中政府财力,广泛吸纳社会投资,推进交通三年决战取得更大胜利。同时,按照相关领域规划,全面、协调推进重点水利、大型电力等工程建设。开工及续建公路重点工程35项4659公里,建成农村公路1.1万公里;加快建设哈大(连)、哈齐客运专线、前进镇至抚远、古莲至洛古河等大中型铁路项目建设,推进哈佳、哈牡客运专线,齐齐哈尔至古莲等铁路前期工作。推动五大连池、加格达奇、抚远三个机场建设和哈尔滨机场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水利工程、重点防洪工程、重点水利枢纽工程、民生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五个方面的工程建设。完成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一期围堰工程、黑瞎子岛水域界河船泊项目、黑河港和抚远港扩建等重点项目。二要突出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以全面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为重点,以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工程为牵动,特别是要以重点产业基地(链、群)建设为载体,抓好100个投资亿元以上以新兴产业为主的大项目和10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投产项目。大力推进大唐鸡西B厂热电联产工程、双鸭山朝阳露天矿等20个在建项目建设、竣工投产或试运行,龙煤集团龙恒公司100万吨焦炭及10万吨联醇等10个项目开工建设。三要突出民生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民生项目不但具有政治意义,还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必须大力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三供两治”、农村扶贫开发等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工程项目的建设。四要大力推进重点项目融资,积极引导银行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今年金融机构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空前之大,合作共赢更加紧密。明年要继续充分发挥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银团贷款,重点做好哈西客站、哈佳、哈牡客运专线项目建设银团贷款资金到位的相关协调工作。推动国开行、农行、中行、进出口和邮储银行与我省合作协议的全面实施,根据5家银行以不同方式3年内贷款不少于3800亿元的承诺,争取明年这些银行信贷投放不少于1270亿元。新成立的省级地方商业银行——龙江银行要抓紧开展业务,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突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明年要重点进行三个方面的调整。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省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中之重,下大气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要大力推进水电、风电、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发电项目,积极开展核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尽快提升新能源开发、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材料、新能源衍生产业的规模与水平。新材料产业要围绕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新材料生产制造、新材料推广应用,着力推动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和化工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发展,集中打造镁合金材料、钛合金材料、新型合金钢、新型高强高效焊接材料、人工晶体、聚烯烃及改性材料等“六个优势特色基地”,建设高档石墨制品、大直径单晶及新型半导体材料、新型陶瓷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特种铜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七个优势特色产业群”。新型环保产业要积极推动重大节能、节水、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和节能产业化项目,发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尤其要重点推进基因工程药、现代中药、抗生素、动物疫苗、新药开发,以及生物育种等领域,努力实现率先突破。通过大力发展生物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使我省成为生物产业先进省份。明年生物产业产值要超过800亿元。信息产业要积极推进通信服务、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推进数字集群通信产学研基地、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园建设,努力在这些方面提升我省信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现代装备制造产业要加快电站装备、石油石化装备、大型铸锻件生产、民用航空、重型机床的信息化改造,提升其装备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和规模水平。同时,要大力开发食品装备、农机装备等产业,大力推进支线飞机、直升机、汽车及新能源动力装备的生产制造,搞好大飞机配套的项目建设。对上述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省政府已用近一年的时间分别进行了调研论证,已经和正在陆续出台六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近期将做出专项部署。明年,六大新兴产业的主要指标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水平。省统计局要会同发改委、工信委等部门着手做好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标统计工作,建立统一考核体系,从明年开始,逐季进行统计考核通报。二是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装备、石化、能源和食品产业,既是我省的传统产业,也是我省的优势产业,在目前我省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其份额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近90%,可谓举足轻重。这样的产业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不放,使其不断优化升级,永葆生机和活力。必须把四大支柱产业优化升级摆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加大技改投入、开发新产品、组建大企业集团等方式,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企业影响力。特别是食品工业作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潜力巨大。要深入实施大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品牌战略,培育壮大粮食加工、畜产品加工和绿特色食品加工三大主业,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培育出几个百亿元的大集团,既扩大工业阵容,又能有效地牵动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要加快粮食物流业发展,促进农产品销售。明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12户,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以上。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把建设支柱产业的思维从以往局限在第二产业的定式中解放出来,重点发展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业、文化、服务外包等产业。明年旅游业总收入要增长16%,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0%,服务外包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30亿元,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特别是要以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为牵动,以打造11个旅游名镇和景点景区建设为载体,实施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打造旅游支柱产业。


 

  (三)突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加速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我省提出的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新定位,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明年要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要以建设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为重点,推进农业水利化、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推进四大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明年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9亿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000万亩以上,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以上,力争粮食再获大丰收。二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畜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畜牧产品质量,全省肉、蛋、奶产量达到380万吨、118万吨和745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0%提高到45%。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规模养殖和特色养殖,全省放养面积发展到580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8万吨。转移农村劳动力52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40亿元,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三是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全面完成第二批1008个新农村建设“千村试点"工作任务,建成35个省级重点示范村、19个整乡和150个新村(新区)建设,新建大中型农村能源项目139个,基本实现全省行政村通村公路全部硬化,30%的村实现村内主街硬化,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0%以上,农民住宅砖瓦化率提高到70%以上。四是充分发挥垦区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垦区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靓丽“板块”,是我省的一张王牌。要将垦区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探索实施“省部共建”,加大支持力度,联手推动农垦快发展、大发展,使其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增长极。深入实施垦区“三步走”战略,推进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垦区工业提速,做大做强北大荒集团,把农垦打造成可以与国外跨国巨头抗衡的航母级国有大型企业。

  (四)突出科技进步,引领创新发展。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黑龙江省要在自主创新上有大的作为的指示要求,大力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建设,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大力推进科技资源整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我省由主要依靠物质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转变,实现科技大省、高教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跃。一要大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围绕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瞄准国际领先技术和产业发展前沿,集中优势力量实施20项重大攻关项目,提升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好50项关键共性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筛选10项需求迫切、带动明显、基础较好的科技项目和成果,加大投入予以培育,尽早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二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重点推进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建设,支持大庆高新区国家创新型园区建设,支持齐齐哈尔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佳木斯高新区升级为省级园区,加快七台河和鸡西煤化工高新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尽快推出一批高端科技产品。三要大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又具有我省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依托行业工程技术研究院、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突出资源整合和服务功能,构建10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在已组建9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先进复合材料、北方粳稻等领域再组建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发挥创新型企业示范作用,培育35家创新型企业,引导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


 

  (五)突出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加快实现绿色增长。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是我省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最重要的资源和资本、最珍贵的品牌和形象,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和科学合理利用好这份大自然的恩赐。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核心,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为前提,以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为导向,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要进一步加大生态、环保建设力度。在生态建设方面,要全力实施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做好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力度,在生态移民、停止商业主伐、延长天保工程实施计划、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民生、非林资源适度开发、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以及解决林区职工社保欠账等方面,争取得到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走出一条林区发展的新路。在环境治理方面,要围绕完成《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千方百计推动更多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并确保在年内建成、使用,争取国家在“十二五”时期,继续实施松花江水污染防治规划。基本完成平原半平原和城镇村屯绿化任务,实现造林400万亩,新增改良建设草原250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40万亩。二要大力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生态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中,融产业发展于生态建设中,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包括碳汇交易、循环经济、林下特色经济等以生态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制定出台黑龙江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等地方法规,制定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再生资源利用等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认真做好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促进这些城市可持续发展。三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责任制的落实,切实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全面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继续推进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突出抓好钢铁、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及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运用环保、技术标准、产业和融资政策手段,坚决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

  (六)突出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改革开放是有效化解我省体制机制性矛盾、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推进不动摇。一是大力推进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的关键领域改革。要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在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明年改革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要拿出当年推进国企三年改革攻坚那样的信心和勇气,下决心、下大气力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服务环境、扶持政策上有新突破。要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要放宽市场准入,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领域,都要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省政府制定出台了落实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社会事业等领域的相关政策,要抓紧落实,当务之急是坚决清理各种歧视性政策,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简政放权,优化服务,鼓励和扶持全民创业,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近期,省委、省政府要专门召开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制定出台有关鼓励和引导的政策。要统筹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其它各项改革。二是大力构建以对俄经贸合作适应性战略调整为起点的大开放格局。大力推进对俄经贸合作适应性战略调整,着重从合作理念、合作定位、合作方向、合作领域等方面进行调整,真正让各项调整工作落实到位,见到实效。特别是要围绕推进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和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在对俄贸易、对俄投资、对俄科技合作、对俄大通道建设、对俄园区建设等方面拿出具体的调整措施,切实把我省打造成全国对俄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要坚持对俄开放和全方位开放相结合,科学谋划大开放格局。近期,省委、省政府还将召开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方位开放问题。三是大力实施内资外资并举的招商引资策略。要继续巩固港澳台地区的招商引资基础,努力为更多港澳台客商来我省投资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项目和资金转移,提升我省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特别注重加强与央企合作,将其作为我省一个新的引资重点和热点,加强与央企进行投资对接,尽快争取央企在工业项目、能源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服务项目等领域到我省投资合作。要以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办好第二十一届“哈洽会”。


 

  (七)突出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坚定不移地推进“八大经济区”建设,努力打造县域经济、城区经济双轮驱动、比翼齐飞的发展格局。一是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以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壮大县级财政实力为目标,突出农业产业化、农区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三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15年县域生产总值达到6800亿元。按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强化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明年,力争县域财政收入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二是加快推进城区经济发展步伐。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省份都开始重视发展城区经济,辽宁省、吉林省已经把发展城区经济上升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我省有68个城区,这里应是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方,但相当数量的城区依赖市级政府过日子,缺少压力,没有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此,要下决心解决,真正让68个城区活力迸发出来,潜力释放出来,打造推动全省经济实现新跨越的增长极。要积极推广牡丹江市阳明区的经验,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抓紧推进试点工作,搞好体制创新,尽快把发展城区经济上升到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启动发展城区经济的相关部署,力争在明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三是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要按照城镇化建设工程的部署,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县城和重点中心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商贸、旅游、餐饮和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市场和全国知名的专业市场。以哈尔滨市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现代北国水乡”,为牵动,推动全省城镇化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以探索和实施垦区、林区、矿区、油区与县(市)开展合作共建为重点,辐射带动地方发展,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步伐。明年要在垦区率先开展1-2个跨行政区域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试点,为全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积累工作经验。

  (八)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我省时,对我省改善民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指出我省实施的“十大民生工程”,思路正确,措施得力,关键是要抓好落实。我们决不能辜负总书记的重托,要继续克服困难,把“十项民生工程”抓到底。一是重点抓好就业工作。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二是重点抓好社会保障工作。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摆放在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适时调整提高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标准,扩大报销范围。三是重点抓好教育公平工作。以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大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扶持力度,继续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的免费政策。全力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力争2010年创建标准化学校500所。继续全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重点建设7度高烈度区的17个县区、20个国家重点监防区重建和加固的校舍,以及63个省级重点监防区重建和急需加固的校舍。全面推进高教强省建设规划和14个子计划的落实,积极实施普通高校质量工程、大学科技园区、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等工程,加强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四是重点抓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加快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在全省三分之一以上政府主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引导优质卫生资源向基层转移,争取建设42个县级卫生医疗机构、52个乡镇卫生院、403所村卫生室。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建设,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五是重点抓好农村开发式扶贫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启动实施第五批75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计划,使2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六是重点抓好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工作。明年是我省全面推进“五年改造棚户区、八年改造泥草房”目标的第三年,要按照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工程建设的要求,继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全年完成“三棚一草”改造面积4962万平方米,解决70万户(其中农村泥草房22万户)住房问题;要完成廉租住房建设面积450万平方米,解决10万户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合计要完成5412万平方米、共计80万户的全年目标。七是重点抓好“三供两治"工程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地级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县级以上城镇全部建成净水厂,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加快哈尔滨第三发电厂供热改造、佳木斯等市县34个供热续建项目建设。统筹安排垃圾、污水处理厂建设,明年年底前实现列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城市污水处理和管网项目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全年新增城市供水80万吨、供热6000万平方米、燃气40万户、污水治理100万吨、垃圾治理4000吨。在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不断增强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2010-2012年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初步测算安排51.8亿元。八是重点抓好农村新能源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全年新建大中型农村能源项目139个,户用沼气、联户和养殖小区沼气项目1.1万个,沼气乡村服务网点110个。九是重点抓好文体繁荣工作。加快推进省博物馆新馆建设,推进66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以及257个列入国家规划的乡镇文化站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平房动漫基地和哈尔滨松雷股份有限公司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坚持群众性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建设一批公益性的开放体育场馆和设施,积极开发冰雪体育产业,做好代表国家参加温哥华冬奥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办好第十二届全省运动会。十是重点抓好“平安龙江”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严格落实化解矛盾的责任主体,注重在源头上化解矛盾,对涉及人数多、影响大的社会矛盾,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包案,及时解决问题,防止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切实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加大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的防控。不断加强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全面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力度,不断扩大全省平安稳定面。


 

  (九)突出抓好以煤矿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发生在我省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的“11.21”特大瓦斯事故,反映出我省在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上还存在明显差距,暴露出我省在安全生产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到位、措施不到位、企业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教训十分深刻、极其惨痛,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和吸取。一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从这次血的教训中,清醒起来,猛醒过来。炳轩同志在省委常委会上强调指出,要把安全生产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始终把这根弦绷紧。我们不要带血的产值和利润,不要悲伤的速度和效益。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这一要求落到实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特大事故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二是突出抓好以煤矿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工作。要以治理煤矿瓦斯为重点,对全省所有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系统、根本的安全治理,千方百计在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上下功夫,见成效。切实加强“一通三防”管理,确保做到应抽尽抽、先抽后采、不抽不采,下决心压产、缩面、减员,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三是全方位推进其它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现在正值年终岁尾,是各类事故高发期。要开展全方位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深入开展道路交通、非煤矿山、油气井罐以及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部位的专项治理,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限期停业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同志们,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全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为加速龙江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