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8日讯 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加快实施强县步伐,依兰县进一步确定“创新突破,追赶超越,坚定冲刺全省十强县的目标不动摇”的工作基调,全面推进创建全国新能源产业第一县、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实现财政收入“三年超倍增计划”、“五年增三倍翻两番计划”。
贯彻全省全市发展战略,冲刺全省十强县目标不动摇
依兰县自然资源丰富,“风能刮来钱、水能漂上钱、地能挖出钱”,是对其风能、水能及煤炭资源的形象描述。
依兰县把县域经济发展主动融入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借助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和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等经济区政策支持和产业导向,推动自身“五大产业集群”和“粮食产能工程”。
根据全市“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依兰县进一步确定“创新突破,追赶超越,坚定冲刺全省十强县”发展目标。
2009年,全县GDP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收入完成5.73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2亿元,同比增长33.6%,比上年纯增9000万元。2009年,依兰县财政总收入排在全省第12位,增幅排在全省第11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排在全省第7位,哈市排名第2位,冲刺全省十强县迈出可喜的第一步。
2010年,依兰县按照“冲刺全省十强县”总体目标,确保经济社会监测指标40名以后的进入前30名,30-40名之间的确保进入前20名,20-30名之间的确保进入前15名,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确保进入前10名。
实施大项目建设工程,强化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
项目建设事关发展全局,决定发展速度,关系发展质量。依兰县今年将毫不动摇、深入持久地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把项目触角延伸到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各个领域,以实实在在的项目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积极主动争取政策性项目。根据国家、省、市扩大投资的方向,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技术改造、新型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进行全面疏理,加紧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千方百计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形成“各级干部抓项目,方方面面争项目,各行各业上项目”的工作氛围。
全力以赴推进谋划生成的项目。依兰县谋划生成了95个千万元以上大项目,总投资447亿元,超亿元大项目48个。超亿元项目大体分为煤化工、新能源、城建、交通、农业基础设施等六大类,确保今年计划开竣工的67个项目完成投资65亿元。
一是风电产业开足马力。在4个风电场竣工投产实现并网35万千瓦的基础上,今年要重点推进亿阳华富鸡冠山风电场二期、中国大唐公司冒烟沟和五道庙风电场、国电龙源夹信山和老平坨风电场五个风电场,实现并网发电70万千瓦的目标。
二是水电产业加快推进。依兰县目前有两座水电站运转发电,总装机容量12万千瓦。今年依兰县将重点推进松花江航电枢纽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晨光水电厂技改项目,全力洽谈并力促完成巴兰河丹清水库、长江屯水电站项目。
三是能源转化产业逐步做大。今年要以二十万吨甲醇转化甲醇汽油项目为基础,大力推进煤层气项目落地,不断引进相关项目,形成产业规模,做大做强能源转化产业。
四是实施新增1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争创全国粮食生产大县。2010年全县粮食产量目标为28亿斤,比去年增加3.5亿斤。
财政收入以2008年的4亿元基数,到2011年实现9.8亿元,2013年实现16.5亿元,即完成“三年超倍增计划”、“五年增三倍翻两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