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业指导,打出“政策组合拳”,去年是应危机、遏下滑、保增长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揽子”计划和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了装备、石化、轻纺、医药、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7个重点产业的振兴方案,有效地指导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从实际出发,打出了一整套“政策组合拳”,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全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关于帮助企业保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关于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关于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稳定就业局势的意见》等23个文件,涵盖了经济、社会、民生,工业、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等十几个领域,涉及财税、金融、土地、用工、社保、煤电油运等方面上百条政策。这些政策共为企业减负2亿元,帮助500多户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新增产值约1000亿元、利税5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万个,形成了巨大的政策溢出效应。在政策引导下,全省金融机构贷款发放创历史最高,2009年底贷款余额6145.7亿元,增长34.2%,增长速度为20年来最高,有力支持了保增长、促发展。针对金融危机对我省关键领域的冲击,去年年初我们果断提出,力保可能下滑的石油、石化、煤炭、装备制造四大骨干产业不下滑、少下滑;大力培育和扶持潜力大、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旅游、物流、房地产、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医药、食品、冶金、建材、建筑、矿产、节能环保、文化等14个行业、产业。实际运行中,四大骨干产业“遏下滑”和14个重点行业、产业“保增长”成效显著。全年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15.2亿元,下降38.4%,四个季度同比降幅连续收窄;石化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9.8亿元,下降0.5%,降幅控制在既定范围内;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1.4亿元,增长7.3%;煤炭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3.4亿元,增长9.7%。重点企业也实现了企稳回升,全省100户重点监测企业开工率达到100%。14个新经济增长点在保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矿价款收入、对外贸易额、冶金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物流运输业产值下降外,其它均实现了正增长,且增幅都在10%以上。其中,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6%,建筑业产值增长28%,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长16.3%,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6.9%,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9%,内贸额增长19.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2%,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3.3%,建材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9.6%,房地产业产值增长54%。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抗击了金融风暴的冲击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