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甘南县科技扶贫助10万人踏上富裕路
2010-06-04 15:02:28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康胜 胡晓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6月4日讯 甘南县在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把科技作为先导,重点围绕奶牛产业和葵花产业,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实施科技脱贫战略,农民收入有了明显增加。目前,全县贫困村已由8年前的76个减少到现在的6个,贫困人口也由18万人减少到8.1万人。

  养上“科技牛”致富有奔头儿

  奶牛性控胚胎人工移植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奶牛良种繁育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也是一项成熟的实用技术。奶牛性控胚胎人工移植科技扶贫项目于2005年落户甘南县,现已完成了国家扶贫办下达的奶牛性控胚胎移植三期工程任务,累计移植受体牛1928头,累计产胚胎移植犊牛586头。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让甘南县许多农民都靠养殖“科技牛”走上了富裕之路。据测算,项目实施后可使甘南贫困农民直接增收900多万元,有1000户贫困户直接受益,每个得到胚胎移植牛的贫困户可获得一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农户养一头胚胎牛每年可增产鲜奶3.2吨,每年可增加收入6400元。甘南镇山湾村刘海民过去是村里的贫困户,自从养上了“科技牛”后,第三年就见了效益,很快就脱了贫。眼下,他家的牛已经是第三胎了,一天产奶45公斤。

  在组织实施胚胎移植项目中,甘南县逐步建立健全了扶贫资金支持、政府组织发动、公司技术支撑、建立联络保障、农户自愿配合“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提前做好受体牛的营养调理、疾病治疗、空怀准备等项工作,最大限度地提供受体牛资源。

  种上“向阳花”保准能发家

  甘南县是“中国向日葵之乡”,多年来,甘南葵花籽就因为籽粒饱满、口感香脆受到广大用户欢迎。葵花种植已成为全县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主要选择,特别是2005年招商引资企业洽洽知心仁公司落户甘南后,葵花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引导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查哈阳乡灯塔村农民杨利峰,不断扩大葵花种植规模,通过实施标准化种植,家庭收入连年在3万元以上。去年,他进一步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种植葵花35亩,总产达0.62万公斤,仅此一项实现收入3.1万元。

  为了抓好这一引导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甘南县出台了《绿色食品向日葵亩产175公斤栽培技术方案》,实施了《甘葵系列食用型向日葵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项目于2007年实施,项目建立核心区10000亩,扶持贫困户674户,提高向日葵亩增产20%,亩增收1500元,项目年均总增收150万元。示范区内674户贫困户在享受项目优惠政策的同时,每亩葵花净增加纯收入150元,项目区内10000亩葵花年均增加收入达到150多万元,户均增收近2300元。葵花产业链条的形成,也拉动了县域经济迅猛发展,葵花产业产值年均达到4.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目前,科技扶贫让甘南10万多贫困人口踏上了富裕路。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