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日讯 有时候,人们为了维持最起码的生存要求,工作中必须面对谋生和兴趣的矛盾,甚至还必须做出一些让步,让自己的生活处在一种极为平庸的生存状态中。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大胆突破传统,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路;还有一些人选择了兼职,成为“双面”人。他们看重的是实现人生梦想,在生存的夹缝里保持着自己的对精神、对自由的追求……教师、迪吧领舞,这两个角色的转换,勾勒出张琳不同的人生诉求,在动与静的流动中,体现了她别样的人生经历,而她对舞蹈的痴迷和眷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溢着朝气女孩,和她对生命的感悟。
张琳:舞蹈是我生命中的全部
午夜变幻莫测的灯光下,领舞台上五六名穿着性感的姑娘,伴随欢快的音乐节拍激情舞动。舞池里,客人们在领舞者的情绪感染下,尽情地扭动身躯,将现实生活中的所有压力和不快在此刻抛向九霄云外……
迪吧夜场领舞这一行业在哈尔滨已出现了许多年,这一群体多是些为了个人兴趣和爱好,或兼职、或放弃原有的工作。在夜场领舞者中,以女性为主,几乎都是80后、甚至90后,她们的身影遍及哈尔滨的各个迪吧。
23岁的张琳4年前毕业于哈尔滨幼儿师范学校,生性活泼的她在一家私立幼儿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每天和孩子打交道,聪明、美丽的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多有建树,获得了多项奖励,成为一名骨干教师。在3年前的一个周末夜晚,偶然与几位同学到迪吧玩儿的琳琳,被那里的气氛和领舞者的舞姿深深吸引。
因为自己的乐感好,加上在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基础,只去了几趟迪吧的她凭借不俗的舞姿脱颖而出,不但在客人中小有名气,还吸引了迪吧老板的目光———那位老板约她到迪吧领舞,每晚的劳务费是200元。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从小就热爱舞蹈的琳琳正式踏入夜场领舞者的行列。
“我喜欢夜场领舞那种随心所欲没有压力的生活,可也知道这碗青春饭没啥前途,我答应现在的男朋友将来结婚就不再跳了。”提起自己的领舞生涯,琳琳对目前的生活状态似乎很满意。不过,最让她不开心的是客人的纠缠和家里人的不理解,男朋友已经换了两个,都是因为她在夜场工作的缘故。
夜场领舞说着简单,但实际工作起来并不轻松:领舞非常消耗体力,为了表演晚饭都不能吃饱,每晚必须8点前到岗化完妆、换好演出服,10多人分成两组,从客人光顾那一刻开始,每隔七八分钟就有一组领舞者轮换登台表演,中间不得停顿。一组舞曲下来,每位领舞者都是汗流夹背返回休息室,如此反复循环,直至第二天凌晨最后一位客人离场。因为这种生物钟长期颠到的生活,琳琳的眼角已出现了细细的鱼尾纹。不过,每当凌晨其他同伴进入梦乡时,她赶到家里,还要温习幼儿园明天的讲义。有梦想的人何其多,但愿意为实现梦想持续不断地付出努力的人却没有几个。余颖端起咖啡杯小啜,慢慢谈起她的经历,突然间你会发现,这个女子是发自内心地热爱着咖啡、热爱着生活,不然,她又怎会凭借巨大的毅力向自己的梦想靠近。
余颖:做一个懂咖啡的人
余颖喜欢一切古老的元素,尤其喜欢哈尔滨的老建筑,她闲暇的时候经常徘徊在哈尔滨的老建筑群中,甚至梦想有一天能拥有、使用这些老建筑。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一所保护建筑的房屋要出租,马上租下了这个门面。在银行工作的她,除了和网络打交道根本没有任何商业经验,对于这个房子的用途,她一时迷茫了。坐在古朴的建筑中,老旧的窗棂、班驳的墙壁,仿佛让时光一下子停顿下来,余颖想让别人和自己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她决定开一间咖啡馆,让人们有时间来感受老建筑里的余韵。余颖把咖啡馆设计的很古朴,而每一个沙发的样式,每一盆植物的摆放,墙壁上挂的壁画,也都出自她的创意:咖啡馆几乎涵盖了一切优雅的元素,意味深长的背景音乐,挂在墙上的画作,低调柔和的灯光,精致的杯盏,以及暗香浮动的咖啡,这些勾勒出她对咖啡的全部理解。
对咖啡根本一无所知,如果不是因为要经营咖啡,她根本不会去接触咖啡,更别提她会在三年后的今天,成为一个懂咖啡、品咖啡的人。余颖还记得她第一次喝咖啡的情景,连奶球都不会放,还因此被朋友笑话。为了能把咖啡店的生意做好,余颖决定学习咖啡的制作。抱着学习的目的,她一个劲的钻研咖啡,此时的余颖对咖啡产生了狂热的喜爱,“了解得越多就觉得自己应该学习的越多”,喜爱上咖啡以后,倔强的余颖决定去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咖啡馆学习制作咖啡。在每一个她觉得好的咖啡馆,偷偷学习吧师的手艺,掌握了别人的技术后,她再换另外一家咖啡馆……氛围和品质是咖啡馆成败的关键,余颖知道咖啡的品质才是一个咖啡店立足的根本,她坚持店里的咖啡豆要用原产地咖啡豆,这样能保证咖啡的品质,顾客们给出的评价让余颖很是骄傲。
为了让更多的人喜欢她的咖啡,余颖经常和顾客聊天,她总是能从顾客的谈话中找到咖啡馆的缺点并改进。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客人走进咖啡馆,她觉得客人沁在咖啡香中会开始了解咖啡的。她还打算在咖啡馆里面开展“DIY咖啡”,只要客人愿意,她会亲自指导客人冲泡咖啡,让客人享受DIY的乐趣的同时对咖啡产生兴趣,推广咖啡从来就是她最想做的事情。她始终认为做咖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懂咖啡,可以不会做,但一定要懂。其实咖啡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饮品站,它更多时候是一个充溢着闪耀人文精神的气场,能吸引更多的人在此驻足停留,才能使得整个咖啡馆熠熠生辉。
目前,咖啡店的生意还很冷清,她要用自己上班的工资维系这个自己钟爱的咖啡店,问到她还能坚持多久,她笑着说永远。他热爱一切户外运动———徒步、漂流、滑雪、穿越、自行车等,背起行囊,到深山老林里体验自然的宁静,在山山水水的游历里增加情感的厚度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而职业摄影师的身份让他能够更好地记录他的旅途日记。
孙超:扯起户外运动的大旗
孙超是哈尔滨最早期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之一。十年前,户外运动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兴起,他和哈尔滨5名志同道合的朋友立即就迷上了这种新潮的旅游方式。作为一个职业摄影师,他有自己的事业,每天他要为新人们设计恋爱情节,带给他们一个全新的新婚视觉日记。而对旅游的爱好,让他每逢假期,就会背起行囊,四处“探险”,从负重登山、攀岩、露营到野外穿越,几个人“自讨苦吃”又乐在其中。2002年3月,孙超发起建立了网站,通过网络和众人分享他们的活动乐趣。慢慢地,一传十,十传百,周边的朋友也纷纷被吸引过来……就这样,哈尔滨市第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诞生了。他说,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几年来,俱乐部的正式会员就从6人发展到了1000多人,非正式会员达2000多人,遍布黑龙江省,其发展之快,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他们通常在户外运动俱乐部特设的户外网站上召集活动,一切费用都是AA制,设一个“临时账房”,掌管活动的一切费用,然后大家均摊,因此每次活动都是那么的轻松愉快。他们的活动并不仅限于运动,其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登山、露营、滑板、漂流、攀岩、摄影沙龙、观摩、联谊等,户外圈对他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除了那些纯自然状态的、人迹罕至的山山水水外,还有就是自由、平等的氛围。在这里,无论你是白领丽人、杰出的事业有成人士还是学生,都互相尊重友爱,人人平等,不会因为你是名人而对你格外热情,也不会因你还是个初入社会的小毛头而对你不恭。任何活动、聚会都实行AA制,当今社会对名利的追崇在这里完全消失了,只有你拥有的户外精神和品质才是最宝贵的,就像户外运动本身的宗旨所倡导的一样,这里是“自然、健康、环保、友爱”的形式松散却关系紧密的集体。无疑,这个俱乐部给哈尔滨驴友圈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和欢乐。
热爱并从事户外活动多年的他,从小成长在一个部队大院,它坐落于山区里,空气纯净天空透明,那里有他快乐的童年。直到今天,在山中丛林里行走、在溪水和沟沟坎坎中跳跃,都会带给他一种重返快乐时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