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2011年,冰城百姓将有哪些期待?哈尔滨市政府将为百姓做哪些事情?今天,哈尔滨市政府公布了2011年哈市40大惠民项目。经过征求民意,经哈市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2011年哈市惠民行动项目共实施8大方面40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05亿元,比上年计划投资增长28%。展望未来,随着惠民行动项目不断完成,冰城百姓将过上更好的日子。
吃
更安全啦!
农产品质量监测全覆盖
年内,哈市新建、改造标准化农家店400个,达到“三白一亮、统一牌匾”的标准;完成润恒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检测分中心建设,实现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执法全覆盖。建设40个社区示范公益房;建30个减灾示范社区,通过新建、扩建、购置、置换、资源共享等方式建设,每个社区公益用房使用面积达300平方米以上,满足居民需求。
住
更舒服环境更美啦!
建10000套公租房
拆迁改造棚户区360万平方米,回迁2.6万户;改造农村泥草房4万户;建设100个造林绿化示范村屯;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上半年完成计划的30%;新增廉租住房受益户2000户,当年以租赁补贴或实物配租方式享受廉租住房保障;提供经济适用住房4000套,为1000个困难家庭提供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0000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利用公积金沉淀资金为保障性住房提供贷款15亿元。
改造休闲广场 拆60台小锅炉
为改善百姓居住环境,为市民提供良好休闲健身环境,哈市将实施改造旧有居民庭院500个;改造社区休闲健身广场50个。
同时,今年哈市还将新增城区集中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停用分散燃煤小锅炉60台;并网改造无供热住宅11万平方米。
行
路畅桥通车有地儿停啦!
公路大桥扩建工程10月竣工
今年,哈市实施道路升级改造建设工程130项,改善哈市道路结构,提升道路升级能力,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完成阳明滩大桥建设工程,2011年12月竣工通车,缓解交通压力。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工程,2011年10月竣工通车。此外,还将开工建设农村公路500公里,竣工通车300公里。
开辟夜班4路调整8条公交线
年内新增、更新城市公交车辆300台;增加、调整公交线路10条,开辟348路、夜班4路,解决平房区及沿途小区、松北区百姓出行问题,预计下半年开通。调整公交9、11、12、72、102、105、119、220路等公交线路,解决哈西客站与哈站间、群力新区至哈西客站、松电新村、海富山水文园小区出行问题,预计上半年调整4条,下半年调整4条。
辟建10000个停车位
实施“天眼”工程三期建设,建设公共点位监控设施778个,建设居民区监控设施342个、安装监控头1710个;辟建完成10000个停车位,主要在市区车行道两侧设立,上半年设立停车泊位3000个,下半年设立停车泊位7000个。改造二环区域内土路巷道56万平方米,解决市民出行难。
教育
6.9万名学生可领助学金啦!
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年内哈市将新建4所中小学校;改造城区8所薄弱学校。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让80所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标准化。同时,向6.9万名学生发放助学金。其中,向城区1000名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在校生发放助学金;向1.3万名城区义务教育阶段经济特别困难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发放助学金;向2.5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向3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放助学金。此外,完成800所城乡学校间的对口支援工作。
医疗
好医院更多买药更便宜啦!
扩建市儿童医院6个县医院将升级
实施院县(市、区)合作共建区域医疗中心工程,使6个县(市、区)人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标准。扩建市儿童医院内科病房楼,201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将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标准提高到20元;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提高社区居民患慢性病人群管理水平,对社区居民中患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患者管理率达到85%以上。
救助
116个村脱贫低保春节发补贴啦!
在加强弱势群体救助方面,元旦、春节期间为市区低保对象、低收入困难家庭、低收入家庭共计14.6万人发放节日补贴1454万元。对116个贫困村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实现整体脱贫。
免费为贫困残疾人提供6项医疗救治服务。对180名贫困脑瘫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措施;为50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在指定机构康复训练给予补贴,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免费为800名贫困精神病人补贴服药费,为150名重性精神病患者提供住院治疗,减轻精神病人造成的沉重家庭经济负担;为10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对城区7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免费为百万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普查;免费治疗贫困家庭唇腭裂患儿100名;为经济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无偿代理诉讼及非诉讼案件2000件;为弱势群体减免公证费120万元。
社会保障
门诊看病医保能报销啦!
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参保居民待遇水平,减轻个人负担,将城镇居民门诊就医纳入统筹金支付范围。在呼兰区、巴彦县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彻底解决两地区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年底实现参保率80%,农村60周岁以上老人100%得到养老金,预计上半年,参保人数达到30万人,享受养老金的达到8万人。
医保缴费标准增档降低个人负担比例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除每人每年270元档次外,增设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35元的缴费档次,满足不同群体的参保问题,扩大医疗保险惠及人群。
降低城镇居民中困难人群医保个人负担,低保和重残参保居民在社区和一级医疗机构住院,降低起付线,并相应提高医保报销比例;落实新版《药品目录》,扩大甲、乙类药品的使用范围,甲、乙类药品分别增加53种和257种,进一步提高参保患者医疗待遇,降低个人自付比例。
建老年人服务信息平台
启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制定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政策,使城区农村高龄特困、空巢独居老人享受到政府发放的居家养老补贴;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10个,利用社区现有设施,建立老年人服务信息平台,了解老年人需求,提供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1处设施完备的老年人宜居社区,特别是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医疗、养护、康复等专业服务;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1000张;组建家庭养老连锁机构,床位达到2000张。
就业
渠道增多工作更好找啦!
11万灵活就业人员可获社会保险补贴
年内,哈市将对11万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资金2.4亿元。其中,“4050”人员补贴按照养老、医疗缴费额的60%发放;其他人员按照养老保险缴费额的30%发放。
下岗失业人员免费技能培训
对6000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创业培训,受训后创业成功或自谋职业人数在30%以上;落实就业见习岗位6000个。其中,严格按照“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标准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10-15天的免费培训。安置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9.4万人;实行零就业家庭托底式安置,确保全市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之内。培训残疾人800人,安置残疾人就业550人,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200人。
休闲
就近能健身
公园建到家门口啦!
年内实施群力新区金河公园三期工程,公园建到市民家门口。整个公园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增加城市旅游、休闲设施。同时,新建哈尔滨音乐厅,占地1万平方米,预计年内完成主体工程。
年内完成呼兰、阿城2区和8县(市)(不含延寿县、双城市)城镇20万用户双向网络改造及数字化整体转换;建立社区图书馆分馆2个,进一步延伸图书馆服务范围,逐步解决群众看书难问题;安装健身路径1400件(套),为市民就近健身提供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