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5日讯 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我市城市居民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9297.5元,同比增长10.6%。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7556.8元,同比增长10.5%,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
2010年,我市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10827.3元,增长7.1%,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8.3个百分点,占总收入比重56.1%,仍是居民收入构成主体。其中,可用于支配的工资性收入9223.3元(扣除交纳所得税和各种保障性支出1604.0元),增长6.3%,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2.5%,拉动可支配收入上涨3.4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市实施新的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为各行业职工增收奠定了基础;二是机关、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和省的政策,规范了津贴补贴;三是我市城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30%,自7月1日起由原来每月650元调整为每月840元。
经营净收入快速增长
2010年,居民家庭人均经营净收入达到1962.3元,增长17.7%,在居民四项收入构成中增幅居首,拉动可支配收入上涨1.8个百分点。
经营净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一是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实施意见逐步落实,经营行业不断拓宽,私营和个体经营活跃,从业人员比例上升。数据显示,2010年,非公经济就业144.5万人,增长2.4%;二是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个体经济的发展,将2009年出台的一系列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政策执行期延长到2010年底,有力保障了城市居民经营净收入的增长。
转移性收入持续平稳增长
我市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6306.8元,增长15.9%,扣除记账补贴,人均转移性收入6170.2元,增长16.3%,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1.9%,拉动可支配收入上涨5.5个百分点,是居民家庭收入中最稳定的来源。
影响转移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二是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三是提取住房公积金比重增加,有力拉动了转移性收入的增长。
财产性收入下行放缓
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201.1元,下降14.2%。居民财产性收入中占比重较大的是股息与红利收入、出租房屋收入。国家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实行了稳健的财政政策,股息与红利收入下降趋势放缓。居民股息与红利收入由上年下降25.9%放缓至今年下降7.3%。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居民房屋类资产增加,且住房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二手房出租价格上涨,拉动人均出租房屋收入增长,2010年人均出租房屋收入115.3元,增长27.8%,使财产性收入下降速度趋缓。
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近两万元
展望2011年,经济形势将明显好转。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以民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市政府也提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地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人均收入指标将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最主要指标之一,力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以上,据此推算2011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接近两万元,城市居民将生活得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