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绥化
搜 索
绥化市构建应用型本科大学框架
2011-01-19 09:59:04 来源:绥化市政府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继2009年绥化学院申报的《五练一熟顶岗支教服务农村——地方院校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后,2010年末,绥化学院又传喜报:选送的《心手相牵,共享蓝天——绥化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项目荣获了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绥化学院连续两年获教育部表彰奖励,展示了新建本科大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作为,也印证了绥化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绥化学院专升本后,在大力建设应用型专业的同时,努力打造精品师范专业,并确立了为农村中小学培养落地师资的培养目标。为此,学院积极探索师范类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五练一熟”教师职业技能练习与“接力式”顶岗支教教育实习相结合的地方院校师范生培养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先后派出7批1387名师范生奔赴全省12个市县区的229所办学条件艰苦、教师缺乏的农村中小学进行“接力式”顶岗支教,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一致认可,得到了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并获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列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项目是绥化学院从2008年4月开始,以绥化市下辖的80多所乡村中小学校为“关爱留守儿童基地”开展的,已先后有4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书信交流、见面对接、亲情互助等形式关爱农村关爱留守儿童4742人。活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收到了“一项活动教育两代人”的良好效果。省委副书记杜宇新,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国中,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张永洲等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绥化学院在解决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的同时,能够积极发挥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了新途径、新方法。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先后予以专题报道,社会各界高度认同绥化学院这一充满大学良知和使命的工作,被授予由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0年“感动龙江”年度人物(群体)提名奖。据悉,学校近期已将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孝道和感恩教育、关爱残疾人、考试诚信教育、学雷锋活动等多个项目进行了再次总结,确立了以孝、善、爱、信、助为核心的“做一个好人”系列教育体系,将加快形成具有绥化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记者在百度上打出“绥化学院”字样,关于绥化学院的新闻涌出很多。记者随手下载了部分精华,列举如下:

  在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尝试中,绥化学院图书馆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绥化学院图书馆目前是全市最大的图书馆,现有各类文献98万册,其中印刷型文献77万册,电子图书21万册,期刊835种,外文书刊近1万册,并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珍贵文献和部分古籍图书。除覆盖本校设置的13个院系的文献信息外,还能够提供一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的文献信息资料和脱贫致富信息。2006年,针对市民的阅读需求,绥化学院免费面向市民开放了图书馆,并从绥化市发展特色经济的需要出发,筹建“寒地黑土特色资源数据库”,为地方发展提供方便快捷、有新意、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资料。学院还采取了向暂时不能来馆借阅的读者提供送书上门服务、向有阅读条件的读者开放电子书刊和电子阅览室、向不方便来馆阅读的读者提供书刊目录、向不具备电脑阅读条件的读者提供阅读材料复印件等便民措施,使图书馆不在是本校师生的“专利”,方便了市民“充电”,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绥化学院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合作举办音乐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绥化学院构建起应用型本科大学框架。从办学条件看,十一五期间,绥化学院实现了长足发展。校园占地面积4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分别比“十五”末增加27.3%和48.4%。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逐年增加,到2010年底,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925万元,比“十五”末增加49.2%;图书馆纸质藏书79.91万册,电子图书21万册,比“十五”末增加54.1%,达到了生均100册的评估要求。学校教学用计算机达到1865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达到6316个。校园网络建设水平提高,数字化校园框架基本形成。职工、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制定优惠政策,重点引进应用型专业急需人才,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专任教师由“十五”末的368人增加到50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3人,副教授12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5%;具有博士学位8人,获得硕士学位24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9%。外籍教师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形成了一支甘于奉献、素质较高、基本满足教学、科研要求的教师队伍。

  新建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学前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物流管理、音乐表演、旅游管理、特殊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财务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应用性较强的本科专业16个,对原有13个师范类本科专业进行调整、改造,使本科专业发展到27个,专业方向达44个,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五大学科门类。到2010年底,在校生总数达到9850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9623人,比“十五”末增加51.2%,生源覆盖全国21个省区。应用型专业及在校生总数比例均超过80%,达到了“精师范,大应用”的专业结构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

  学校加强了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获省级重点专业2个,精品课程3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学名师1人。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围绕“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加大了教学经费投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了学分制改革,构建了“理论+实践+技能”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

  “十一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投入500多万元,比“十五”期间增长233.3%。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74项,其中省级项目12项,厅局级项目95项,比“十五”期间提高90%。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34篇,比“十五”期间提高55%;SCI、EI、ISTP收录18篇,实现了三大检索零的突破;高水平学术期刊136篇,比“十五”期间提高167%。出版专著(编著)34部,发明专利3项,获地市级以上奖励61项,其中省(部)级成果奖41项。突出寒地黑土研究特色,在海伦剪纸、绥棱黑陶、望奎皮影戏等非遗保护研究和区域旅游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学校新增了药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二级学科7个。

  探索出课上辩论式、讨论式,课下实践的思政课改革模式,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全省引起较大反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每年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春之韵”大学生原创活动月等校园文化活动。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阳光讲坛举办学术讲座128场,浓厚了校园的学术氛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外语大赛、建模大赛、电子大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十一五”期间学生就业率达到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