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6日讯 酒后代驾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得到市民普遍认可,但其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妨碍了这一行业的发展———没有共同的服务标准,没有专门机构进行监管,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此外,工商部门经营项目中并没有“酒后代驾”这项分类,使代驾公司的合法性也遭质疑,一旦发生问题,车主利益很难保证。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酒后代驾节日走俏
记者走访我市道里、南岗、开发区多家酒店了解到,春节前后酒后代驾服务明显增多。道里区好彩酒店前厅工作人员说,常有人拿着“酒后代驾”名片请他们帮忙联系客户。开发区宝泰隆大酒店工作人员说,他们酒店与一家正规代驾公司合作。
记者在58同城网输入“哈尔滨酒后代驾”,查到上百条代驾信息。记者拨通其中一个代驾电话,称需要代驾员从道里区爱建附近将车送到香坊区公滨路,车型为宝来。一男子说:“路途稍远,70元。”记者问是否有代驾协议,对方说:“保证平安送到,不签。”而另一个代驾电话中的女子则表示,从爱建到公滨路奥迪车200元,宝来车160元,没有协议。记者问“出了事儿怎么办”时,女子答:“保证不会出事……”
出了问题立马消失
虽然代驾电话里的女子保证不会出事,但哈尔滨运通奥迪4S店维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店里就有因酒后代驾出了问题把车送修的。去年10月,车主孙先生在道里区上海街附近一酒店吃饭,酒店保安帮忙找了一名代驾。该代驾却将车刮在护栏上,人也溜了。孙先生找到酒店,对方却说只负责联系代驾,出问题应由顾客自己负责。无奈,孙先生把车送修。松北区军安绿色家园的杨女士说,去年7月一天晚上,她通过夹在车窗上的一张名片找了一名酒后代驾。到家后她发现车内的1万元钱丢了,她屡次拨打该代驾的联系电话对方都不接听,只好报案。警方最终将行窃的代驾员抓获。
没监管“黑代驾”泛滥
据记者了解,酒后代驾是个新兴行业,目前我市尚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和相关法规,市场鱼龙混杂,“黑代驾”泛滥。市工商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我市注册“汽车代驾”的公司仅32家,没合法手续却从事代驾的“黑代驾”却约有百余家。
业内人士透露,“黑代驾”惯用的手法是将广告小名片夹到私家车的车窗上,有的则与酒店挂钩。“黑代驾”一般与车主口头讲价,一旦发生问题时,不是找不到人,就是拒赔。因为没有签订合同,车主的利益根本不能保证。
黑龙江信诚律师事务所主任陶增田认为,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酒后代驾的行业规范,但既然酒后代驾是有偿服务,双方达成了一种委托代理的合同关系,代驾员便有义务和责任确保驾驶车辆的行驶安全和用户人身安全,出问题应由代驾员或代驾公司负责。
无行规“正规军”全靠自律
记者走访发现,即便是现有的32家正规代驾公司,其合同内容也不同、价格不等,尤其对交通肇事中的责任赔偿规定不清,有的甚至是只保护代驾公司单方利益的霸王条款。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我市代驾公司的服务和收费标准基本参考其他城市。哈尔滨平安捷旅汽车代驾公司经理刘洪岩说,他们公司市区内代驾不分远近不论车型,3小时内100元/次。
据悉,北京、上海以及日本、韩国等地的代驾有统一标准的合同文本,其中明确规定:因甲方代驾员个人原因造成的违章(车辆闯红灯、压线、肇事)带来的直接损失,由代驾司机自己承担。市民呼吁,我市不妨参照上述做法,由政府组织交通运输、公安、工商、物价、商务等部门针对我市酒后代驾服务开展调研,出台行业规范,明确收费标准,制定规范的合同示范文本,加强监管,促进代驾服务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