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救助站遭遇无奈的重复救助 孩子被送回家又跑出来
2011-02-17 09:12:2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松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7日讯 据哈尔滨市救助站不完全统计,每年救助的上百名乞儿中,有95%都是来自农村,而这些孩子中多数为留守儿童。无人看管、生活困难,小小年纪追寻着父母外出打工之路来到城市,逐渐沦为犯罪分子的乞讨工具。而且,很多孩子被民政部门救助送回家后,会再次出现在街头继续乞讨。

  如果能和城里孩子一样,有个温暖的家,有疼爱他们的爸爸妈妈,有自己的零用钱,有宽敞明亮的教室……他们还会是这样的命运吗?

  5岁乞儿遭遇生存危机

  黑龙江晨报曾在2007年救助过大连男孩徐野,当时5岁的孩子被父亲带到哈尔滨后,父亲不知去向,将他一个人留在冰冷的大街上。饿极了的孩子只好向路人伸出小手乞讨,幸亏好心人发现,并将他送到了救助站。

  后经多方努力,救助站找到了徐野的爷爷,了解到徐野的父母是在外打工认识的,还没到法定年龄就结婚,并生下了徐野。由于两人结婚时都很年轻,感情不成熟,生下徐野第二年,两人就开始闹矛盾,直至后来离婚,谁都不愿意抚养徐野。看到可爱的孙子,老人不忍让孩子受苦,将徐野接到了自己家中。

  其后记者来到徐野爷爷家中看望他们,发现徐野到来之后,老人的生活非常困难,原本家里仅有几亩地收入就少,根本无力抚养徐野,而他的父母还都联系不上,加上徐野没有户口,上学也成问题。徐野的爷爷说,如果是这样,孩子还将面临街头乞讨、四处流浪的境地。幸运的是,在多方的努力下,爷爷有了低保,有学校接收了徐野上学。

  但是,黑龙江省的留守儿童有129884名,其中多少孩子能有这样的运气?那些没得到帮助的孩子,又有多少要流落到社会上?

  职业乞儿不愿回家

  小亮只有13岁,但已经是老“油条”了。记者几个月前采访他时,他刚刚被带到救助站。由于已不止一次来到这里,他对环境显得非常熟悉。但每次被送回肇东老家以后,没过多久他都会再跑出来。

  小亮很能聊,他还自豪地对记者说,他的“小弟”都叫他亮哥。别看年纪不大,小亮9岁就从家里出来了,去过北京、上海、广州等许多城市。


 

  小亮告诉记者,从他生下来到现在也没见过父母几面。父母一直都在外打工,把他放在爷爷家生活,小的时候,父母每年还一起回家看他一两次,可后来,父母再也没同时回家看过他,即便单独看他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他问过爷爷,但爷爷只是冷冷地答一句:“小孩别问大人的事”。

  念到小学二年级时,小亮觉得每天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实在是没意思,就辍学偷偷跑到北京去找表哥。可是到北京后,他又联系不上表哥了,身上带的钱也花完了,只好沿街乞讨。后来,他被一个乞讨时认识的中年男子带到了一处破房子里,成了被他控制的乞讨工具。

  在北京呆了两年,小亮发现自己要的钱都被那个“大哥”拿走了,便偷偷跑了出来。后来他就四处流浪,最后觉得还是哈尔滨比较好,不仅离家近,气候也适应,就在这里“扎根”了。

  小亮说,他现在带着一帮小弟“单干”了。小弟出去要钱,如果受到欺负,他就出面“摆平”,而要来的钱由他负责分配。他现在不愿意回家,也不愿意上学,觉得这样很自由,有的时候,在哈尔滨呆腻了,还能到其他城市里去玩一玩。对于“将来”两个字,小亮一脸茫然。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说,几年前救助小亮的时候,他还是一个见到生人不敢说话、很乖的小男孩。但是后来,小亮一身的坏习气,说谎、打架,有时候还喝酒。其实这不是孩子的错,那么小的孩子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又没有大人看管,走到这一步也是可以预料到的。

  “从这几年的工作中观察,经常有‘熟脸’出现。”这位工作人员说,很多孩子被民政部门救助送回家后再次出现在街头继续乞讨,“熟脸”约占救助孩子的百分之几。

  救助站:无奈地重复救助

  记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除了一些走失的孩子,大多数的街头乞儿都不愿意回家。但是按照规定,民政部门都是和当地的政府部门联系,买张车票把孩子送回去。当地政府接收后,下一步负责安置。但是面对空荡荡的家,没有父母在身边,吃穿要靠自己解决,这些在外面跑惯了的孩子,都会选择再次外出乞讨。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乞儿都被反复救助过的现象。

  记者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出现了很多“打工村”,有些村子的年轻劳动力都已经基本走空,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还留在村里。但又如何能确保这些留守儿童不会成为下一个乞儿?

  哈尔滨市救助管理站的张副站长说,根据哈尔滨市多年救助乞儿的情况看,生活问题和教育问题是主要原因。很多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他们给孩子的生活费却不多,所以很多留守儿童的生活很困难,上不起学、吃不上饭,导致这些孩子外出流浪。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在农村中的传统观念有所改变,一些孩子会效仿大人,辍学后就来到城市,但他们的生存能力还不足维持在城市中的生活,导致他们成为乞儿。

  解决乞儿的问题,首先应该解决留守儿童的生存问题。比如像城市里一样,发放最低生活保障,为儿童办理医疗保险等。同时,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这些孩子的关心。这些孩子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地方政府部门就是他们的家长,应建立起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让孩子各方面综合发展。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