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心理专家出招治假期综合症
2011-02-21 13:59:11 来源:大庆晚报网络版  作者:袁子婷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绘图/尤阳

  东北网2月21日讯 元宵节过后,人们传统意义上的年就算过完了。整个春节期间,人们利用长假,和家人团聚、走亲访友,或者“宅”在家里彻底休息。

  其实,从春节的7天长假过后,人们的生活就该恢复到平常的状态。然而很多人在重新投入工作、学习中时,却感觉疲乏不堪,迟迟找不到正常状态;一些老年人在儿女离开家后,突然的冷清让他们更感觉孤独、抑郁。

  这些症状、表现,是否就是所谓的“假期综合症”呢?我们又该如何“对付”这些身心上的不适?

  记者邀请了大庆行思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王博文,和大家一起聊聊“假期综合症”,为受此困扰的朋友们把脉开方。

  假期快乐“宅女”节后成慵懒白领

  27岁的小蔡在我市一家企业做财务工作,春节假期,她回到双鸭山市的父母家过年。长假期间,她除了拜访一些亲戚,剩余的时间就“宅”在家里,陪父母聊天儿、上网、看电视,痛快地睡几个懒觉,这个长假过得就是一个字:爽!

  正月初八,小蔡回到单位上班。可到了单位只觉得头晕乏力,工作也是懒得做。晚上不到半夜睡不着,早上又赖床起不来。

  记者:近几年,“假期综合症”成了长假过后最流行的热词。王老师您是怎么理解“假期综合症”的呢?它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王博文:任何判断都需要有标准的。在中国心理诊断标准中并没有“假期综合症”这个诊断。所以“假期综合症”并不是病,只是一种现象,这个名称也只是一个大众称谓。我自己给所谓“假期综合症”下个定义供大家参考:一段长假结束后,人由于生活内容、饮食习惯、作息时间发生较大变化,由此引发身体和情绪上的不良反应,可以通俗地称作“假期综合症”。

  记者:像小蔡这种情况,是否就是因为缺少心理上的调整,导致了身心不适现象的出现?

  王博文:长假期间,几乎每个人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都发生了变化。长假过后,人们又开始了正常有序的工作和生活,每个人的生物钟都需要调整,人的亢奋或慵懒也需要恢复。

  一种工作状况或生活状态改变后,大家都会有些不适应,这是正常现象。无论是我们的身体还是心理都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新的状态。一般来说,类似小蔡这种情况,不超过两周时间都是可以逐渐恢复的,大可不必过分在意。

  一番忙碌乐和7天儿女一走寂寞添堵

  正月初五,因为单位开工较早,铭阳就匆匆离开父母回到大庆上班了。刚回来两天,铭阳就接到了母亲的电话:“你刚走了两天,我和你爸就感觉你好像走了四五天了,我们都想你了。”

  听着母亲的话,铭阳心里也是一阵难受。她是家里的独生女,远离父母在大庆工作。春节假期,父母每天花心思给铭阳做好吃的,铭阳也陪着父母聊天,一起看电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可铭阳一走,家里顿时冷清下来,就剩下父母二人寂寞相对,怅然若失。

  记者:如今,不少年轻人在外打拼,不能在父母身边的情况很多。尤其是在像春节等假期过后,儿女一走,热闹的家里突然变得冷清,很多老年人会变得伤感、易怒。

  王博文:确实如此。中国人有很浓厚的团聚情结,尤其是老年人。长假一结束,家里突然变得冷清安静,这让不少老年朋友很受伤。

  对于刚刚结束探亲返回到工作岗位的人,需要清楚一点,你的工作、同事等会让你很快地摆脱分离的失落,但你的父母却仍在靠与你在一起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来打发时光、慰藉心灵。所以,特别是长假后与父母分别最初的这段时间里,更要保持与父母联络,让他们落寞的情绪得以缓冲。

  不良情绪需排解主动调整是良方

  记者:对于“假期综合症”带来的种种不适,人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化解呢?

  王博文:面临这种“假期综合症”的人,大部分人在短时间内可以自行恢复,但如果感觉这种状况已经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或者很长时间也无法摆脱,那么通过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是可以缓解或消除症状的。

  a.运动解压法

  因为运动的时候血液循环加快,人感受到的就是兴奋,这种兴奋就能稀释一些内心的苦闷,让不良情绪得以宣泄,此外,健康的有氧运动也有助于提高夜晚的睡眠质量。

  b.睡眠放松法

  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增加夜晚的睡眠时间。当然,我们所说的是尽量要睡得早一些,而不是起得晚一些。良好的睡眠,可以让人在第二天起床后精力充沛,心情就会好很多。

  c.音乐调节法

  用音乐来调节情绪,这种方法在我国由来已久,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在工作之余或休息的时候戴上耳机听听音乐,舒缓的音乐能帮助我们平缓情绪。

  d.主动泄压法

  春节长假刚刚结束,不要立即承担繁杂、压力很大的工作任务。这会让原本身心不适的人更加焦虑,自身切实的感受就是心烦意乱,常发无名火。如果你已经有了这种表现,请及时调整工作节奏和内容,以一种渐进的程度来适应,这样也可有效缓解情绪。

  此外,假期中饮食不当也会引起“心理过敏”。生活中,有时候过量的食用某种食物或饮品,也会引起情绪上的异常。如果你确信自己并无心理上的诱因,那么也不妨向医生求助,详细地说明自己节日期间的饮食情况,让医生帮助你做进一步的指导,调整膳食结构。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