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23日发布数据,据万人《民生民意评价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侧重吃、住、用等消费支出,家庭经济压力主要来自供养子女等三个方面。
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预期消费各有侧重。住房支出居首位。商品房开发、经济适用房建设、危棚房和旧城区改造及新城区建设,为居民追求住房条件的改善创造了条件。 68.5%的城乡居民首选在住的方面增加支出,以提高生活质量。食品支出比重大。居民对食品消费的理念,从单一的吃好上升到讲营养、重健康、重快捷。47.3%的城乡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倾向在吃的方面增加支出。此外,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家庭装备水平现代化、时尚化和高价值化是居民追求生活质量的标准。30.9%的城乡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倾向在用的方面增加支出。城市交通体系的改观,出租车、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为居民出行方便、舒适提供了保障。26.6%的城乡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倾向在出行方面增加支出。追求时尚精品化,体现品位,讲究时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24.7%的城乡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倾向在衣着消费方面增加支出。
数据显示,当问及“您觉得家庭经济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时,供养子女、住房消费和医疗保障列前三位。认为家庭经济压力主要来自供养子女的比例最高,达67.3%,其中,农村居民选择率比城镇居民高1.4个百分点。59.6%的居民家庭经济压力主要来自于住房消费,其中,城镇居民选择率达63.1%,比农村居民高14.8个百分点。46.1%的居民觉得家庭经济压力主要来自于医疗保障,其中,城镇居民选择率达47%,比农村居民高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