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现代化大农业的强大动力—电力服务垦区建设纪实
2011-03-15 08:48:47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永岭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二月二”刚过,东北的春耕为时还早,可兴凯湖电业局已经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这天,该局卫星供电局局长杨建民一整天都在忙活,他一边安排人员为农场生产队催芽设备接电,一边打电话给农场负责人联系农场小城镇建设的供电问题,之后带着两名营销人员到生产队逐一走访客户。杨建民说:“今年春脖子短,现在正是生产队备耕生产的时节,走访客户,征求意见,了解需求,早行动才能争取主动。”

  像卫星供电局一样,兴凯湖电业局所属14个供电局都在为农场春耕生产服务和农场小城镇建设做各种准备工作。这是兴凯湖电业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柴改电”带来的实惠

  兴凯湖电业局主要负责牡丹江垦区供电任务。2003年,牡丹江垦区被批准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里因盛产绿色大米而闻名,有13个大中型国有农场,耕地35万公顷,其中水田20万公顷,年产水稻180多万吨,这里远离城市工业区,没有污染,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天然宝地。

  前不久,牡丹江农垦分局党委提出,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和李克强副总理“坚持走现代化大农业之路,在全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大农业,走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之路,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兴凯湖电业局围绕农垦分局一系列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决心以电气化建设促进农垦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稻米是牡丹江垦区第一大产业,做好水田灌溉用电的保障则是大事中的大事。在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中,兴凯湖电业局全力满足农业灌溉用电需求,促进农业生产的丰产丰收。

  “水田用电提水浇地就和开关电灯一样方便,而且没有污染。”记者在八五四农场十九作业站采访时,站长姚东北说,“现在农户手中有了‘电钥匙’,啥时想浇地啥时浇,而且还省了不少钱。”

  据介绍,这个作业站有水田1240公顷,过去都是用柴油机抽水灌溉,随着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水稻种植户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而且用柴油机抽水也不够环保,水田经常漂浮着一层油花,漏油严重地块稻米都有一股柴油味。在兴凯湖电业局迎春供电局的帮助下,全站水田大部分已改用电动机提水灌溉,按每亩降低成本30元计算,每年可减轻农户负担近60万元,而且用电动机抽水不用人看守,只需一按电钮就可以了,省工、省钱,还避免了柴油机对水田的污染。

  在八五五农场,笔者见到了金沙供电局帮扶对象王路军夫妇。王路军告诉者,家里第一年种水稻时,刚开始用柴油机抽水,每天发动机器十分费劲,并且10天就用了6桶油,花了6000多元。改成电动机抽水后,一年的电费加上买水泵的钱总共不到两万元。在供电局的支持下,他们脱了贫,仅种水稻一项每年收入3万多元。

  兴凯湖电业局充分认识到电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性,帮助农垦人民努力把水稻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把特色产业做高做精。兴凯湖电业局局长赵铁军告诉记者,近两年年来,兴凯湖电业局加速推进农网完善工程,完成工程投资4100多万元,新建了辽源、旭日升、化工等4座变电所,对影响垦区发展的线路改造198公里。解决了长期以来牡丹江垦区东部六场供电线路负荷过大、电压过低、供电半径长的实际问题,确保了农业生产用电。为适应农垦开发旅游和招商引资需要,2010年又新建了兴凯湖当壁镇变电所,满足了旅游区用电。在兴凯湖电业局的不懈努力下,截至目前,已使牡丹江垦区10万公顷水田柴油机抽水改为电动机抽水灌溉。不仅为农场稻农每年减负2000多万元,而且解决了使用柴油机对水田的污染问题,为发展绿色产业提供了环保条件。

  赵局长表示,兴凯湖电业局还将继续加大对农田灌溉用电扶持力度,力争用2~3年时间使牡丹垦区大部分水田提水用上电。


 

  边陲农村不夜城

  夜幕降临,在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单位八五○农场,记者看到一座座别致的小楼灯火通明,一处处休闲文化广场热闹非凡,街道霓虹灯闪烁,景色十分迷人。

  负责这里供电的卫星供电局局长杨建民告诉记者,这些灯光照明设施都是供电局自己设计安装的。他说:“农场人这些年靠种地富了起来,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极大提升,我们还要围绕农场文化建设,奉献灯光艺术,共同搭建新农村文化舞台。”卫星供电局积极协助农场进行通乡公路改造、小城镇建设,两年来,为农场施工敷设地下电缆35.52千米,安装路灯及草坪灯534多套,完成楼房照明工程3多万平方米。

  据了解,近年来在兴凯湖电业局的帮助支持下,牡丹江垦区有14座具有北大荒文化特色的农场小城镇迅速崛起,每个农场都有文化广场,各农场月月有演出、周周有活动、日日有秧歌,每年吸引邻乡农民上万人前来参观。

  兴凯湖电业局所在地牡丹江农垦分局新址正值开发建设时期,在这里看到大大小小近100座新建的楼房矗立在裴德峰山下,好像一夜之间诞生了一座小城。

  负责农垦分局新址供电任务的裴德供电局局长冯胜利说:“从农垦新址建设一开始,我们就已作好了供电准备,可以说没有电力先行,就没有农垦小城建设。农垦分局建设力度大,任务紧重,而电力又是新址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各施工现场,翻斗车剐断电线的现象经常出现。出了故障,就要马上排除,一般单位实行8小时工作制,而我们现在实行24小时工作制,不分黑天白夜随时待命。为了及时排除故障,每天派专人在每个工地巡视,此外,还给工作人员配备了对讲机、摩托,并把故障报修电话告知每个施工人员……”     

  兴凯湖电业局以新农村建设为己任,倾力帮助农场人民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拉动农场人民收入的增长,推动农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了农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加快了农场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