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中共佳木斯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2012-01-09 13:59:30 来源:佳木斯日报  作者:李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佳木斯1月9日讯 5日,中共佳木斯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于今天上午在市机关中心二楼会堂隆重开幕。

  8时30分,孙喆宣布大会开幕,全体代表起立,会场响起雄壮的国歌声。

  本次大会应到代表450名,实到424名,符合大会有关规定。

  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委员王兆力、孙喆、龚夏梅、李洪斌、孙伟经、孙博前、郝敬江、屈振远、王平、吴颖钦、周启涛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省委对佳木斯市这次党代表大会非常重视,专门派出换届选举指导组亲临大会进行指导。

  此次大会还特邀铁路、民航、金融、保险等单位领导和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负责人,无党派知名人士、离退休的市级老领导及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列席大会。

  王兆力同志代表中共佳木斯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发挥优势,提升实力,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佳木斯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3个部分:过去五年工作回顾,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王兆力在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省委、省政府“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600亿元,比2006年增长132.6%,年均增长15.1%;财政总收入实现65亿元,比2006年增长372%,年均增长36.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1.5亿元,比2006年增长404.9%,年均增长3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76.7亿元,比2006年增长356%,年均增长35.5%。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城乡建设成效显著,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民生工作扎实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王兆力在报告中说,过去的五年,是佳木斯市经济重振、走出低谷的五年;是各项工作爬坡向上、打牢基础的五年;也是佳木斯市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团结拼搏,得益于历届班子和老领导奠定的坚实基础,得益于中省直单位、驻佳部队、武警官兵和兄弟城市的大力支持,也凝结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社会各界的心血和汗水。王兆力代表中共佳木斯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所有关心、支持佳木斯,为佳木斯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关于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王兆力指出,未来5年,是佳木斯市经济加快发展的增速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转型期,打牢长远发展基础、实现赶超跨越的关键期。只要我们科学研判发展形势,正确把握发展方向,进一步发挥优势,坚定不移地走符合佳木斯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就一定能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未来5年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突出抓好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对外开放,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改善民生,全面完成九大战略任务,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佳木斯而努力奋斗。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是:经济更加富裕。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90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更加文明。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下降5%,森林覆盖率达到17.2%,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进一步优化,城乡文明和开放程度显著提升。社会更加和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民主法制得到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发展,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更加幸福。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500亿元,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王兆力提出,围绕未来5年奋斗目标,要突出四大优势,全面完成九大战略任务。突出四大优势是:突出现代农业优势;突出中心城市优势;突出工业基础优势;突出沿边开放优势。全面完成九大战略任务:一是大项目建设。今后5年全市开工建设投资5000万元以上大项目670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大项目300个,投资10亿元以上大项目70个。叫响绿色品牌,加快打造食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材料产业。大力发展林木(秸秆)加工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园区建设。着力抓好十大重点园区建设。争取5个以上园区成为省重点产业园区,市高新区成为国家级产业园区。三是财源建设。强化财源意识,努力建立结构合理、增长有力的财源体系,切实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壮大财政实力。四是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着力推进农业水利化、科技化、机械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和生态化建设。到2016年,市属水稻种植面积要达到1000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60亿斤左右,畜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深入推进场(局)县合作共建,到2016年,场(局)县共建面积要达到700万亩,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500万亩。五是服务功能建设。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等生产、生活服务业,完善和提升与中心城市相称的服务功能。六是城市建设。按照拓展空间、优化布局、加强基础、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总体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水平,拓展城市框架,到2016年,佳木斯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6平方公里,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七是民生建设。全面落实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到2016年,全市新增就业30万人次。加快普及提升学前教育,优化中小学校网点布局,办人民满意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事业。稳步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深入开展扶贫助困行动。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确保全市177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实现脱贫。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八是发展环境建设。要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事事关系发展环境”的理念,以环境大优化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开展优化环境专项治理,对干扰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发现一起、严查一起,严肃查处越权执法、违规执法、粗暴执法的案件,严肃查处执法不公、执法不廉、以权谋私的案件,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案件,树立行政执法的良好形象。九是和谐社会建设。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履行党委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关于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王兆力指出,事业兴衰,关键在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加快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干事创业中历练队伍、提升能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引领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凝聚强大的发展合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加强作风建设,提高狠抓工作落实的能力。 王兆力在报告中说,美好的蓝图已绘就,奋进的号角已吹响,锦绣的三江大地正以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面向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开拓进取,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佳木斯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