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我,城市安静了
今年政协会上,来自我省基层各条战线的政协委员们纷纷在“两会”上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提案?在提案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9日,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
委员提案:让盲人通道畅通
省政协常委的崔强提案内容:盲道是一个城市人文关怀的体现,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准。参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走访调查发现,目前全省各地盲道铺设存在着盲道设计不避开树木和电线杆、广告牌、交通站牌,公交站点,没有提示盲道和盲文站牌等诸多问题。这些不合理现象,不仅没有发挥盲道本身为盲人提供行走导向的作用,更给盲人行走增加了不安全因素,给盲人带来许多潜在危险。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行进盲道在转弯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
记者调查:大多盲道被霸占
9日上午,记者在哈市红旗大街183-1号、203-1号门前看到,人行道上的盲道均被冰雕“占领”。公滨路353号门前的冰雕倒是没“占道”,可是旁边的盲道上却布满了冰雕的碎渣。香滨小学站台和红旗大街(公滨路路口)站台旁边都有报刊摊“占道”。记者向摊主问及把报摊支在盲道上是否可以时,摊主没有正面回答。
盲道上乱停乱放各种车辆的现象屡见不鲜:红旗大街副177号门前有7辆轿车“占道”;宣化街234-2号到250号百米左右的距离之内,有11辆轿车停放在盲道上,另外还有一辆脚蹬三轮和一辆电动摩托车;红军街、公滨路和革新街上都有轿车直接停在盲道上。“现在没有家人陪伴自己根本不敢出门,有的街道上没有盲道,就算有盲道也不太可靠,说不准就让啥东西给占了。”盲人张先生说。
委员提案:高架桥应装隔音板
省政协委员田家玮说,哈市道里区新阳小学、剑桥一中毗邻安发桥,桥上过往车辆形成的巨大噪音使学生听不清讲课,为了减少噪音,即使酷暑夏日教室也不敢开窗透气,教室里闷热难当,学生经常中暑。两所学校曾多次请求哈市相关部门在安发桥与新阳路交口的桥上安装隔音板,但两年过去了,两校师生始终未盼来隔音板。
装隔音板,以此减轻噪音对学校师生的侵扰。同时提议哈市再建立交桥时一定安装隔音板,使周围居民和学校免受噪音的侵扰。
记者调查:噪音影响学校上课
哈市安发桥是通往江北、爱建的一条重要通道,每天过往近万车辆,新阳小学和剑桥一中距离安发桥仅15米左右。新阳小学一位老师接受采访时说,她一节课得吃三粒“金嗓子”,用麦克讲课,坐在中后排的学生们依旧听不清,讲课基本靠喊。虽然交警部门在安发桥新阳小学和剑桥一中路段,设置了禁止鸣笛的标识,但是依然难以阻止噪音的产生。
“我找有关部门测过,噪音常达100分贝以上。现在这里的居民最大的愿望就是远离噪音,过安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