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鸡西1月11日讯 2011年以来,滴道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在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中,始终以“爱心援助、真诚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针对残疾人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生产生活等诸多困难的实际,不断健全法律援助体系,将法律服务送到他们身边,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一年来,他们免费为残疾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余件,接访咨询200余人次。
该区建立起法律援助工作信息反馈机制,为法律助残开辟了信息无障碍通道,让残疾人及时获得咨询服务,设立148电话咨询台,并指派专职人员负责接待。建立残疾人联络卡与残联进行互动互通信息,准确及时掌握残疾人关于法律方面的需求。他们与各辖区派出所建立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联动机制,通过各社区的联络员,及时掌握反馈法律援助需求,争取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查了解,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目前,该区从横向即法律援助中心—残联—派出所—社区;从纵向即联络员—法律援助站—法律援助中心,最终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法律援助体系。
为保证残疾人优先获得法律援助,该区法援中心建立法律援助受理程序无障碍通道,做好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的有效衔接。在接待群众法律咨询和申请援助时,注重寻找人民调解工作的切入点,认为可以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的,向当事人讲明情况,征得同意后,在第一时间把信息反馈到相关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其适时开展调解工作,坚持“可调不诉、诉中有调”的工作原则,力争不扩大矛盾、不激化矛盾,达到方便快捷、不伤和气的目的,更易于被当事人所接受,也进一步提升了法律援助服务效率。同时,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解矛盾纠纷时,如果残疾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告知残疾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并帮助残疾人提供有关材料,经法律援助工作站初审后,报送区法律援助中心,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与此同时,这个中心还建立起与司法机构的互动机制,主动与区人民法院加强沟通协调,在诉讼中简化程序,及时高效维护残疾人权益。对于有些行走极其不方便的残疾人请求,他们就将法庭开到残疾人家里,使残疾人感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温暖,感到法律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