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三点发力”
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
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有628万亩耕地,34.7万人口,基层党组织1092个,党员22524名。该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紧密结合实际,通过找准“切入点”、扣紧“落脚点”、强化“保障点”,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活动的“切入点”
管局党委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全省和农垦的工作大局以及管局科学发展的中心任务,找准创先争优活动的“切入点”。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推动跨越发展”为主题,以“一带双强四提高”(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基层党建科学化建设,加强党员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为载体,坚持做到“七个结合”:即,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促进本单位中心工作完成相结合,与创建垦区党的建设模范区相结合,与开展“北大荒先锋工程”活动相结合,与推进“清风净土”工程相结合,与争创“五强”领导班子相结合,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相结合,确保创先争优活动紧贴中心。在党组织党员中广泛开展“岗位奉献”、“亮牌示范”等活动。2010年全局建立“五站合一”社区党员服务中心7个,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44个。建立党员先锋示范岗500多个,涌现“双带”型党员626名,党员科技示范户5000户。
二、推动发展,力求实效,夯实活动的“落脚点”
管局党委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三级联创”为总抓手,深入实施“领头雁工程”、“素质升级工程”、“北大荒先锋工程”等基础工程,大力开展城乡结对互助、整顿后进党组织等活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2010年,全局GDP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28.76亿元;粮食总产达到70.57亿斤,连续夺得第七个高产年;全局实现人均纯收入15034元,同比分别增长49.3%、10.8%、17.1%。全局共建成10个总局级、30个管理局级,150个场处级基层党建示范点;成立党员“110”服务队420多个,建立党员服务区1000多个;党员干部围绕职工增收领办致富项目1200多个,通过结对帮扶使2236个低收入户实现脱低;一线95.5%的党员与职工群众结成“帮带”对子,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000多件。
三、加强领导,整章建制,强化活动的“保障点”
着重抓好建机构、立规范、定激励三项工作,为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全面开展提供坚强保障。管局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9个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各基层党委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和领导小组成员均建立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并向管理区(作业站)、社区、企事业单位下派党建指导员。管局党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月例会、季调度,全面协调全局创先争优活动;建立指导检查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和评比表彰制度;成立创先争优活动指导组50余个,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召开创先争优相关会议700多场次。全局每季通报一次指导检查情况,根据评议结果“一季一排队、半年一总结”。把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表现与评选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各类先优结合起来;把党员干部参与创先争优活动表现情况作为日常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评价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通过评选表彰,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健康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