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205期
2012-01-14 10:35:36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按: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李源潮同志在新华社有关材料上作出批示:“黑龙江鸡西市在为民服务事项中落实创先争优目标很好,所有的窗口单位都可以这样做。”省委书记吉炳轩作出批示:“推广鸡西的做法。”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徐泽洲同志作出批示:“请按照炳轩同志批示研究落实。”现将鸡西市的做法刊发,供各地、各单位借鉴。

  鸡西市全面实行公开承诺写实管理

  努力打造“人民满意工程”

  鸡西市委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旋律,抓住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这个关键,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行公开承诺写实制的实施办法》,统一印发了《党组织公开承诺写实薄》和《党员公开承诺写实薄》,采取年初承诺写实、季度评议写实、半年点评写实、年底考核和奖惩写实等形式,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公开承诺事项进行全过程写实管理,确保为民服务承诺事项落到实处,让群众得实惠,切实把创先争优活动打造成“人民满意工程”。

  一、在推动建设新农村中落实承诺,带领农民增收致富。针对农民所思、所想、所盼,指导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落实惠农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农民致富等方面,作出承诺、开展评议、进行点评,切实加强写实管理,努力做到“四个突出”。一是突出破解新农村建设瓶颈问题。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着力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瓶颈问题作为落实承诺的重点,在2011年及“十二五”期间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度、大投入、大手笔规划投资65.42亿元,将鸡东县、密山市、虎林市全部纳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投资计划,每个县投资2400万元,推进灌区节水项目建设。2011年,将投资2000万元,建设饮水工程78处,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二是突出提高农民闯市场能力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联合体、合作社党组织和党员在兑现承诺过程中,发挥“传、帮、带”作用及自身产业优势,组织开展了“联系一块生产基地、申领一个先锋岗、传授一项实用技术、解决一个实际困难,帮助一户农民致富”的“五个一”活动和“推动合作互助、推动诚信经营、推动科技兴业,创产业龙头”的“三推一创”活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目前,组建联合体和合作社分别达到729家和151家,建立党组织73个,党员2502人,辐射带动农户12129户,成员年增收1000元左右。三是突出解决农民办事难问题。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在乡镇、村和村民小组分别设立为民服务代理室、代理点和包片联络员,并向农民群众公布服务电话和服务承诺事项,结合评议和点评意见,落实乡、村两类代理员,帮助群众传递各类信息、代办各类事务,建立起“乡村联动、统一受理、分类办理、专人承办、限时办结”的服务网络。已建立服务站点503个,设立代理服务事项1772个,代理服务事项22754次,受益群众43027人。四是突出发挥农村带头人作用。村干部以群众关心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特别是带领农民致富等为主要内容确定承诺事项,向党员和群众公开,并采取“双述双评”的办法,年底向乡镇党委、本村党员大会述职,接受上级党组织考核和党员、群众评议,承诺事项落实好坏交给群众评价,考评结果与村干部工资等待遇挂钩,激发了“村官”干事创业热情。

  二、在构建和谐社区中落实承诺,拓宽服务居民渠道。坚持以“便民、利民”为宗旨,围绕推进社区和谐稳定,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承诺、评议、点评和写实管理的重点,定位在整合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上,努力构建便民利民的绿色通道。一是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搭设服务群众平台。组织社区党员和居民代表对社区承诺事项进行评议,县(市、区)领导干部进行点评,结果作为对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促进社区提升服务质量。目前,在市中心区筹集资金1201万元,新建社区活动场所10个,新增社区活动场所面积4000平方米。建立县级社区服务中心10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38个,便民利民服务点925个,爱心超市67个,实行党员挂牌上岗,推行“一站式办公”,共调解民事纠纷787件,帮扶困难家庭2017户,帮助实现就业2429人。二是推进“共建”工作,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组织区矿共建,“共驻共建”双方党组织做好公开承诺,组织双方上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进行点评和评议,推动共建双方不断强化服务手段,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全市社区与驻街区单位相互开放活动阵地599处,共同组织大型服务活动152次,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237次。在区矿之间互派18名党务干部,建立了区矿一体化党组织,提供就业服务1670人次,开展民事调解436次,为党员群众解决问题103个;实施区矿共建项目55个,区矿道路联网50多公里,煤矿棚户区改造70万平方米。三是开展党群义工服务活动,拓宽服务领域。组建市党群义工服务活动联合会,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积极落实各项承诺。目前,已成立了12个直属组和6个专业服务队,服务领域拓宽到20大项30多类,共向社会提供义工服务10万余人次,捐款捐物21万元,帮助困难群众1475人。今年3月,开展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美化家园“春风行”主题活动月,全市党群义工在集中活动日当天,共清运积雪25300平方米,清运垃圾500余吨,清理河道、边沟50700余延米,免费送医送药价值1万余元,捐赠物品折合资金5万余元。

  三、在打造服务型机关中落实承诺,多为群众谋福利。围绕全省开展的“作表率、比贡献、促发展”活动,各级机关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改善民生、群众得实惠等方面作出承诺的基础上,扩大群众评议渠道,突出领导干部点评,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新变化。突出抓好机关窗口服务单位承诺管理,促进机关服务效能新提高。将窗口服务单位党组织的承诺事项进行规范,通过《鸡西日报》等媒体向社会公示,设立监督电话,加强监督。每半年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对全市机关窗口服务单位开展作风测评,并征求意见,重点对优化发展环境、改进工作作风等情况进行评议和点评,对名次靠后的“重点督查单位”进行实地走访,督导整改,跟踪问效。开展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机关作风建设“双五条禁令”举报活动,成立了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并组成检查组,采取“暗访”、“明查”形式深入窗口服务单位,进行现场点评,有力促进了全市各级窗口服务单位党组织和党员自觉履行承诺事项,增强承诺约束力和强制力。抓好“民生工程”承诺管理,推进民生事业大发展。市委书记亲自对“民生工程”承诺兑现情况进行点评,督促抓好“民生工程”。2010年市委提出的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8个方面20件实事、规划的189个民生项目全部完成。2010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26.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8.1%,同比增长34%;实现城镇新就业4.2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8.5%和33%;完成13万名国企职工并轨工作,将近万名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养老保险,5万多名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医疗保险;建成儿童福利院,填补了儿童福利机构的空白;投入1800万元对社会福利院扩建改造,集中供养农村“五保”。2011年,市委在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工作中,将点评重点放在为民办好的七大方面二十件实事上,努力在实现扩大就业人员数量、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改进公共卫生服务、加强住房保障、中心区全天供水改造等方面,推动全市民生事业快发展,大发展。

责任编辑:侯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