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坚持以“党史教育”为平台
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哈尔滨南岗区坚持以“党史教育”为平台,不断扩大党史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全面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推动发展、服务民生中的工作热情,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为纪念建党9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
一、加强分类指导,丰富学习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南岗区委针对基层党组织涉及面广、党员覆盖面全的特点,区分情况、分类指导,通过网上学习、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实践活动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扩大党史教育活动覆盖面。一是党史教育进农村。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站点,依托龙江先锋网,通过“红色经典”、“文献记录”、“党史纵横”等16个专栏,对党员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党史》、《党建大百科》、《复兴之路》等12部教育片和纪录片刻成光盘,发放乡镇、村屯党组织;开展“党史书籍下基层”活动,为23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配备党史书籍,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二是党史教育进社区。通过组织街道社区自管党员,开展党史知识专题讲座,党史论坛等,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工作;依托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开展红歌会,咏唱歌颂党、歌颂祖国等文化活动,扩大党史教育影响面;通过党史宣传专栏,党史宣讲等活动,营造学习党史、弘扬传统的良好氛围。三是党史教育进机关。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实际,通过开展集中学、自主学、网络学等方法,加深对党的认识,激励鼓舞区直机关党员干部全力投入到“中兴”发展战略中;采取知识测试、撰写心得等形式,检验学习成果、提高学习热情。活动以来,全区共刻录党史光盘300本,发放党史书籍600余册,发放党史知识宣传手册7000多份,举办76场党史知识讲座,举办各类宣传教育活动54场次。
二、创新方式方法,整合教育资源,增强教育的灵活性。南岗区委依托社区党建共同体,充分利用辖区内省直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党建资源丰富的特点,创新教育形式、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实现了区域内的资源共享。一是创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辖区内的东北烈士纪念馆、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等红色阵地教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团员、青年进行参观学习。花园路街工委在打造社区党建共同体的基础上,依托辖区内的省中共党史学会、省政法干部学校等资源,创办了党史教育宣传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5个基地。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30余次,邀请党史学会专家对辖区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党史教育42次。二是创新活动方式。活动中,和兴路街工委充分发挥辖区内省、市党校的党建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了“党建论坛”活动。组织辖区内的党建专家、党务干部与党员群众共聊党史、谈党史、话党史,使广大党员群众知党性、明省情、晓市情,更好地推动区域发展、服务民生。三是创新活动载体。全区20个街道联合党工委,137个社区党建共同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辖区内的机关、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共同开展了“坚定信念、弘扬传统”党史演讲比赛、“我党走过90周年”图片宣传展、“共忆党史”文艺演出等载体活动132个。通过党史教育活动,扎实推进了全区各级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坚持学用结合,紧密联系实际,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南岗区委利用党史教育的有力契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紧密联系实际、坚持学用结合,将教育成果与提高自身素质、推动中兴发展和服务居民群众等具体工作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实效性,不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坚持与提高自身素质相结合。通过学习党史,加强对全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打牢思想政治基础。二是坚持与助推“中兴”发展战略相结合。教育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全面树立“超越自我、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全市“中兴”发展战略当中。三是坚持与服务民生相结合。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通过鲜活的事例,典型的经验,生动地讲学,让基层党员干部真正地把服务民生作为工作的落脚点。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党员干部共撰写心得体会8384篇,组织交流212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14件,帮扶困难群众3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