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夫妻俩“培养”儿子当毒枭 亲妈将儿子送上不归路?
2012-01-16 09:54:12 来源:大庆晚报  作者:传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案件索引

  继父发现儿子有贩毒“潜质”,“爱儿心切”的毒枭母亲,亲自为儿子铺就一条通往财富的“白色之路”,夫妇俩决心将儿子培养成“东北第一毒枭”。

  一家三口为何都是毒贩子,亲妈为何要将儿子送上不归路?

  1月4日,记者来到看守所,对涉案人员和办案民警进行采访,揭秘贩毒家庭的故事。

  儿子客串“送货工”

  东北网1月16日讯 今年50岁的王丽(化名)是河南人,多年前离婚后,独自抚养儿子。虽然王丽没有正式工作,但她却从不缺钱,母子俩生活还算富裕。独身期间,王丽认识了小自己6岁的安达市的刘刚(化名),两人来往密切。

  儿子王明(化名)辍学后,一直待业在家,他几乎每天都和妈妈在一起,从来没见妈妈外出工作,只是偶尔外出打麻将或约几个朋友逛街,但妈妈每个月都有不少进账,而且还会给他不少零花钱。王明也问过,但妈妈却说,她和一个朋友合伙做生意。

  两年前,征得王明同意后,王丽和刘刚决定一起生活。组建新家庭后,继父对王明很好,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王明发现,继父也没工作,但电话比较多,偶尔还会出去给别人送点东西。每次接电话,继父总是躲到卧室里,说话声音很小。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明起夜时,发现父母正在吸毒。在王明的追问下,王丽终于承认,自己多年前就吸毒,和继父认识也是因为毒品。

  王明听后痛苦不已,他一时无法接受妈妈吸毒的事实。然而,得知妈妈的毒瘾无法戒掉,他心疼地将妈妈搂在了怀里。

  从那以后,继父偶尔会让闲着没事干的王明帮忙“送货”。

  起初,王明并不知道送的是什么,但为了让继父和妈妈少挨累,他每次都会按约定地点准时送到,然后按继父的要求收取对方钱款。


 

  父母“培养”儿子贩毒

  送了几次货后,王明发现,每次送的东西很少,而收的钱却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出于好奇,他偷偷拆开了外包装,发现继父让自己送的竟然是毒品。

  王明惊呆了,他原本以为继父和妈妈只是吸毒,没想到两个人竟然还贩卖毒品。

  为提高王明的积极性,每次送货回来,继父都会给王明200元钱,有时甚至更多。

  之所以让王明去送毒品,是王丽夫妇商量后的决定。“爱子心切”的王丽不想让儿子过苦日子,她想在有生之年给儿子攒一大笔钱。于是,夫妇俩决定,有意识地培养儿子,排除儿子对毒品的排斥,利用他们多年的关系,把儿子培养成“东北第一毒枭”。

  得知父母贩毒后,王明纠结了很长时间,但一想到自己已经28岁,到了结婚的年龄,贩卖毒品虽然犯法,但却很刺激,最重要的是能挣大钱。他为何不借助父母的关系,大干几年,等有钱了就收手,好好过日子。

  有了这个想法后,王明单独找到继父,他说自己不想在家里吃白饭,想跟着继父倒卖毒品,赚点生活费。听了王明的话,继父点头答应了,他夸王明聪明,反应快。

  从那以后,王明开始昼伏夜出,每次都从母亲王丽手中拿少量毒品,然后将其卖到歌厅和夜总会。

  为了不被发现,王明做得很隐蔽。一次,王明正准备交易时遇到民警检查,机警的他将毒品倒入厕所便池,成功躲过抓捕。

  贩毒家庭被一网打尽

  自从王明接触毒品后,在“圈内”本就小有名气的贩毒家庭又多了一名得力干将,在贩毒圈里名气大增。

  随着王明对贩卖毒品的了解,他们将毒品卖到了哈尔滨和大庆,为增加毒品销量,王明还在多个城市发展了多个下线。

  王明认识了大庆的孙涛(化名),为了笼络孙涛,王明将毒品以批发价卖给孙涛,然后由孙涛负责在大庆各区与贩毒、吸毒人员联系。这样不仅增加了毒品的销量,还确保了王明的安全。

  而此时,公安机关已经察觉到孙涛贩卖毒品的行为。

  2011年9月,龙凤公安分局接到举报称,辖区内有人长期贩卖毒品,副局长梁华安排刑侦四队进行侦查。经过两个多月的蹲守,最终确定了孙涛等人的身份及落脚点。

  2011年11月23日零时许,龙凤公安分局民警在安达市某住宅楼将正在交易毒品的刘刚抓获,当场缴获冰毒0.6克。在安达市某小区将送毒品的王丽抓获,当场查获冰毒27.4克、麻古88粒及电子秤、若干分包袋等贩毒用具。随后,民警又将正在安达市某歌厅交易毒品的王明等人抓获。行动中,共抓获吸贩毒人员6名,缴获冰毒28克、麻古88粒、毒资2万多元。

  “圈内”闻名的贩毒家庭全家落网,面对记者的采访,王丽痛哭流涕,她说自己对不起儿子,是自己亲手将儿子送进了监狱。

  而王明则表示,毒品害人,他希望出狱后能有机会成为一名义务的禁毒宣传员。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