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16日讯 连续4天的佳木斯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听证质询评议大会于日前落下帷幕。会议总结回顾了一年来该市为提升经济发展环境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对84个部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行了听证质询和评议,在全市引起强烈的反响。
佳木斯今年听证质询评议与往年有所不同,把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供热、供气、公交等公共服务企业纳入参评范围,上一年14个免评部门也重新参评,形成了涵盖4大类84个部门的参评主体格局。评议人员从企业经营者、个体业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基层群众等15类社会群体中选拔推荐,最大限度保证了企业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4天来,84个部门的主官们俯下身段,以敬畏之心向人民汇报工作。在质询现场,没有了官话、套话和车轱辘话。现场提出质询问题29个,无论是执法单位还是服务部门说的都是人民群众想听、爱听、听得懂的大实话。全市人民积极参与,场外群众通过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电子信箱提出意见建议623条,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传向大众,接受人民群众的评议。
4天来,共有542名评议代表参加了大会,他们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嘱托,认真听取各部门述职报告,现场提出质询问题29个,对参评部门进行认真公正评议,投好每一票。
从听证质询中暴露出一些部门和单位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其中一些问题非常突出。如供热不达标、用户投诉处理不及时;公交车运力不足、等待时间过长;通信部门实名制落实不到位、捆绑收费;银行窗口开的少、排长队;产权办证环节多、等候时间长;政府职能部门政务公开不够、办事效率低、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的部门重承诺、轻践行,重表态、轻整改,上一年的问题下一年依然存在,群众反映的问题较长时间得不到解决。
佳木斯市纪委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优化环境、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抓环境、促发展仍然是各级党政组织和行业管理部门一项紧迫和长期的工作。相关部门要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把企业和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企业和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更新理念,改进方式,堵塞漏洞,进一步增强环境绩效评估的科学性、结果的公正性、监督的广泛性和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放大政治影响和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