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阳明区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阳明区开展“阳明大发展、党员先锋行”主题活动,采取落实跟进、岗位评定、评星定级等措施,将活动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既推进了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落实跟进,使创先争优活动更具务实性。将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项目建设、服务发展紧密结合,用项目建设成效检验活动成果。一是“倒逼工作法”服务项目。各级党组织主动靠前指挥,以项目建设为第一抓手,对重点项目实行“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企业倒逼部门,下级倒逼上级,督查倒逼落实”,确保项目生成一批、落地一批、生效一批。2010年,全区新建和续建千万元以上项目4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竣工投产14个。二是“一线工作法”转变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到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第一线,掌握丰富详实、客观全面的第一手材料,协调解决各种难题。区委书记先后10余次深入阳明国际汽车城项目建设一线,协调市场准入、土地、规划等相关手续。目前,阳明国际汽车城已被列为全市21个重大项目之一。三是“包保推进法”示范引领。强化经济工作责任制,全区22位处级领导干部和乡镇、部门两级领导干部,每人包保一个相对后进村、一个先进社区,扶助一户困难户,包扶一户企业,包保一个发展潜力大的招商引资项目和一个投资额过2000万元的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完成一个调研课题。2010年,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4亿元,增长36.8%。
二、岗位评定,使创先争优活动更具广泛性。通过“设岗、认岗、评岗”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分类设岗,激发干事创业潜能。根据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实际情况,分类设岗,即:街道和政府职能部门设置“先锋示范岗”,农村设置“致富示范岗”,社区设置“和谐示范岗”,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设置“奉献示范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设置“创新示范岗”,党员根据自身情况认领岗位。二是以岗促建,不断提高执行力度。机关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建设和谐阳明、当先锋做表率”为目标,全力打造学习型、效能型、节约型、清洁型、服务型的“五型”机关;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结合“一强双带”,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围绕区域党建一体化,探索党员管理新机制,打造“幸福、和谐、宜居新阳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以“服务企业科学发展、发挥先锋作用”为统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三是考核评岗,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创先争优岗位考核办法,对获得优秀单位和示范岗称号的单位和党员,在干部使用和经费安排上重点倾斜;对考核排末位的单位,对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诫勉谈话;对群众意见大的党员干部,责令限期整改或调整岗位,对考核不称职的则调整下岗或降级使用。
三、评星定级,使创先争优活动更具激励性。在全区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评星定级”活动,引导和激励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一是严格量化标准。制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开展“评星定级”活动实施方案》,星级基层党组织按十颗星进行评定,每颗星分值10分,最终得分超过9分方可获得一星;星级共产党员按五颗星进行评定,每颗星分值10分,最终得分超过9分方可获得一星。二是科学考评定星。评星定级指标体系分为A、B、C三级指标,其中,A级由区委评定直属党组织,B级由区委直属党组织评定下辖党组织,C级由区委直属党组织下辖党组织评定党员。星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评定按“四评一公示”的基本程序进行,即:党组织要经过“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领导点评、组织考评,结果公示”五个程序,党员要履行“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测评、组织考评,结果公示”五个程序。三是兑现考评结果。“评星定级”后,召开党员“评星定级”命名表彰大会,对评定为优秀档次的党员进行命名表彰。推荐先优时,从十星级优秀基层党组织和五星级优秀共产党员中产生;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群众反响较大的党员,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教育转化和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